宋璎芮
解彤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钢琴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随母学习钢琴,先后师从于崔世光、刘抗、曹克恩教授。198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王并臻教授,1987年毕业留校。199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进修,师从我国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杨峻教授。求学期间多次在全国、全省专业比赛中获奖。
从教以来,她多次在山东省各艺术学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钢琴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活动。所教授的学生多人多次在全国、全省的钢琴比赛中获奖,为山东省以及周边地区培养与输送了许多钢琴专业人才。
作为钢琴教师,她一面教学一面钻研钢琴教学理论,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从事社会钢琴普及工作,拍摄钢琴系列教学片《跟我学钢琴》在山东教育台播出,为期两年,书稿约8万字。参与辅助教学系列钢琴师资的培训,并在各类钢琴大赛中担任评委。
在钢琴教学上,创意研发的“钢琴视听系统”“交响乐视听系统”等电子图书光盘系统,获得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这套电子音乐欣赏软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其中,“钢琴视听系统”由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她是较早使用现代设备进行专业钢琴教学的专业教师。
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喜欢音乐的人士来说,再也不会发生为了购买一张唱片而省吃俭用、绞尽脑汁的情况了。从黑胶、卡带,到光盘、数码,随着音乐视听产品的更新換代,这些终将留存在时代的记忆中,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环境下无所不及的精彩和惊喜。
在上世纪90年代,光盘取代了卡带,在乐迷中常以收藏光盘来判定“发烧”的级别。解彤当时还是山东艺术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毕业后她留校任教,正式开始了她的音乐发烧之路。如今她已经是山东艺术学院钢琴副教授,个人收藏近3000张光盘。为此,她不得不给这些光盘编号排码,以方便视听。上世纪90年代,她将这几千张音乐光盘输入电脑,在家人支持下开发了这套《钢琴视听系统》,将科技和音乐结合起来,成为早期涉足电脑化钢琴教学的专业教师。这套系统给专业钢琴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起到了曲库、资料、版本考究等作用,还给其他专业老师带来了更多教学上的启发。从教31年来,她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以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在钢琴教学岗位上不断取得成绩。上世纪90年代,她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录制的《跟我学钢琴》,是当年获好评最多的一档教育类节目。如今她培养的学生散落在山东省各个地区,为当地钢琴师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成绩突出的学生还在“小金钟”大赛中获得三甲。
这期的封面人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解彤。
喜欢音乐但不爱练琴
解彤,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音乐家庭。受到父母影响,她从小就接触音乐,耳濡目染地跟着父母开启了音乐之门。解彤性格温婉,语速很缓,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然而她表示,刚开始学琴时,自己却是一个爱玩、调皮的琴童。
“我9岁前跟父母生活在内蒙古。他们两个人都在学校教音乐。5岁时,我受母亲启蒙学钢琴。父亲是搞声乐的,我清楚地记得我爸爸在样板戏《红灯记》中饰演李玉和,他所有的唱段,包括唱段里所有的过门音乐我都记得,都能跟着唱下来。虽然我小时候喜欢音乐,但就不爱弹琴,所以在练琴上总是跟父母耍小聪明,想尽办法少练琴。那时家里没有琴,我每天在妈妈的琴房里练。只要她不在琴房,我就解放了。等玩得差不多了,我再继续弹,假装一直在练。有时候还故意在钢琴键盘缝里塞一些东西,让钢琴键盘起不来,谎称钢琴需要维修逃避练琴。但我知道,逃是逃不掉的,琴是必须学的。”说完,解彤掩面而笑。可见不爱练琴是大多数琴童的正常表现,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最终还会走上音乐的道路,甚至成为音乐家。解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7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牵动着每个人的命运轨迹。那年解彤9岁,她随父母的工作调动,回到山东老家,由此她的学琴生涯发生了转折。回到山东后,学琴的条件比内蒙有了稍许改善,但家里依然没有钢琴。尽管学习条件艰苦,但在学琴资料和老师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一年,解彤遇到了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崔世光老师。那段学琴的时光,让解彤记忆深刻。她说:“我9岁时才弹到599,弹奏水平很低。崔老师能收下我是特别难的,那时候他基本是不收学生的,就别说我这么一个业余的小孩儿了。尽管水平很低,但崔老师说我的乐感不错,还是有很强的可塑性。总体来说,跟着崔老师学琴,我的进步很快。后来又跟随刘抗、曹克恩两位老师继续学琴。”从此,解彤的钢琴学习愈发严格,那个不爱练琴的孩子也越来越懂事,不管是否喜欢练琴,她都会认真完成。
坚韧不拔,考入专业院校
解彤的学琴经历比较特殊。她从来没有上过音乐学院附小、附中,而是一直坚持一面学文化,一面学钢琴。
“要说我什么时候才开始喜欢弹琴这件事,应该是我上大学了。”解彤为此毫不隐瞒,“我都十几岁了,家里才买了钢琴而且还特别旧。没有琴的那几年,我每天放学背着书包跑到母亲的琴房练琴。她下课不回家,就在琴房等我,练几个小时琴后再回家吃饭。他们对我的管教很严格,几乎每天都是同一个时间到琴房,中间不能玩,不能浪费时间。”
解彤称,她走上钢琴专业之路要特别感谢她的恩师王并臻。从解彤的叙述中,能感受到她对王老师那份特殊的情感,提起这位传授她钢琴技艺的老师,就像是亲人一般,如此亲切。确切地说,王并臻老师是引领解彤走入钢琴世界的领路人,成就了解彤后来的人生。
“王老师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位老师。她也是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来调到山东工作。能够跟她学琴,的确特别不容易。王老师那时只教大学生,我年龄小,担心她不收,没想到她破例收下了我。王老师对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有耐心,而且王老师从未收过我的学费。但她在教学上不苟言笑,一般很难得到她的认可。为了回好课,我就努力地练琴,尽量不让老师挑出毛病。1983年,山东艺术学院全音乐专业就招了两人,其中一个就是我。这之后学院再也没有只招收两个音乐专业学生的情况。回头想想,这都是王老师严格要求的结果。之后,王老师在山东艺术学院任教,我就一直跟她学琴,直到毕业留校任教。在考山东艺术学院的这些年,王老师一直伴随我的艺术生活,她让我对钢琴艺术更加热爱。”解彤说道。在王老师的影响与教育下,解彤培养了喜欢听音乐的爱好,这让她在专业上更富有竞争力,尤其练就了她突出的乐感,更使她在学习和工作中受用一生。她称,好老师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句话一点不假。
挫折中的意外收获
很多琴童在转向专业化训练时都有过一段不适应的时间。思想上的转变其实也是一个要过的关卡,特别是那些一路坚持下来,最终能考取专业院校的学生,课业压力是他们面对的最大困难。那么,解彤是如何坚持弹琴成就了自己专业之路的呢?
“其实到很大了我还不太愿意弹琴,真正转变是在进入大学之后,觉得这是自己的职业选择,所以必须努力,不努力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慢慢地,我感觉学钢琴就是不能浮躁,要踏实,肯吃苦。再加上王并臻老师的严谨教学,那时候一天能练到8个小时。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更加勤奋。大学时,我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钢琴比赛,在比赛中我遇到了后来对我钢琴艺术影响很深的杨峻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我初赛没发挥好,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全场突然黑灯了,在黑灯的两秒钟里我没有停,虽然顺利弹了下来,但我知道发挥得并不好。比完赛我特别沮丧,那次是王老师陪我一起去的。比赛第二天,我和王老师在比赛现场遇到了在台下当评委的杨峻老师。他们俩是同学,就聊了起来,这时王老师顺便介绍了我。杨老师看到我就说,他对我的印象很深刻,说我的声音弹得很干净,弹得不错,叫我再努力。本来特别沮丧的我,听完杨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子就有了信心。从那以后,我就更加拼命练琴,希望能有机会再让杨老师听我的演奏。”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1987年,解彤毕业留校任教后,提出申请到中央音乐学院找杨峻老师进修。在一年的学习中,杨老师的教学给解彤很大启发,她也将他的教学方式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总体说来,两位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有差别的,但缺一不可。王老师给我打下扎实的技术功底,当杨老师告诉我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时,我就不会再去想技术该如何做。因为杨老师总是在说音色,而不强调技术该怎样。”解彤分析道。
山东钢琴艺术的蓬勃
说起山东地区钢琴艺术的蓬勃发展,从解彤老师的教学经历就能看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她就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录制了钢琴普及节目《跟我学钢琴》。而这类节目在那个年代还是一种创新,每一集就20多分钟,一次讲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曲目,涵盖了从入门到一定级别的练习曲、乐曲、奏鸣曲和复调音乐,而且注重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对规范社会钢琴教学有着很深的影响,而那时社会刚刚兴起儿童学钢琴的热潮。这个节目,解彤差不多用了两年的时间录制完成,当时山东省境内只要学钢琴的孩子几乎都知道这位性格随和、讲话特别温柔的解彤老师。她在当地琴童和家长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解彤說:“这几年,山东钢琴基础教育越来越规范,所以考生的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山东省艺术人才济济,很多艺术高校都比较重视山东考区。”解彤所在的山东艺术学院在山东地区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很多山东籍的艺术家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彭丽媛、倪萍、陈瑾等。每年,山东地区向中央输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对每个孩子认真负责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解彤的一个爱好成就了一套音乐视听产品。她自己研发的这套钢琴视听系统至今还在她的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目前,解彤除了在大学任教,还经常参与社会音乐比赛和考级活动。对此,她提出了一些对现在社会钢琴培训的一丝隐忧。“现在全国艺术院校扩超,学钢琴的毕业生多了,他们毕业之后有的就去创业教钢琴、开琴行。但是这里面师资良莠不齐,导致现在学钢琴的孩子多,但是教学质量却是好坏参半,有些人甚至就是把教钢琴当作追求利益的工具,不负责任。而有些不懂内情的家长只是负责交钱,并不知道哪些老师合格,哪些不合格。有时候,我们在活动现场看到一些孩子弹成那个样子,我很替他们惋惜。我每次参加考级活动,在给考生写评语时,都很认真,给他们多写两句,让他们尽快把问题改正。所以,我奉劝家长朋友们,不要老想着今天交多少钱,把多少级考下来,抱着这种‘立竿见影的学习态度是不对的。”解彤说。
从曾经不爱练琴的琴童走到今天,一路转变的心态、父母的付出与陪伴、所遇恩师的教导,想必都是她收获的最美、最大的礼物。所以,她希望告诉所有与她过往一样的琴童:学钢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而且不能浮躁,要想打好钢琴演奏的基础,好老师和负责的家长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