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骏
学音乐的苦与乐,是一个老话题。下面是笔者的看法,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苦、乐”是虚假二分法
二分法就是设定两个选项,从中选一个。对于生活中简单的事情,可以而且必须使用二分法。例如,天气预报说今天阴有小雨,出门前,我问自己:带不带伞?我只能带或者不带,必须二选一,没有其他选择,也不可能同时选两个。
对于日常的小问题,二分法很实用,对于复杂事物,它就不灵光了。学习,包括音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复杂的事情,不适用“苦、乐”的二分法。真实的情况是苦乐相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甘从苦来。把学习趣味化的时候,是乐;心无旁骛,投入其中,是乐;得到充实感、成就感,是乐;遇到困难猛攻不下的时候,是苦;学了一段时间,进步缓慢,是苦;对“为什么要学”产生困惑,是苦。
在一项学习活动中,我们有时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有时得到消极的情绪体验。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和我们对待它的方式相关。不管积极还是消极,我们继续往下学就行了,不能让情绪把我们从轨道上拽走。如果这项学习活动是既定目标,我们就暂时忽略情绪,以到达目标为优先考虑。如果目标设置不合理,就调整。
快乐超越个人
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学音乐,这样他长大了遇到什么烦恼,就可以抚琴而消解;还有家长说,看到孩子在舞台上成功地表演,台下一片掌声,那一刻,觉得很多苦都值了。个人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当然很好,但音乐的快乐不限于此。
当很多人为一首曲子鼓掌,那一刻,千百个人被音乐连在了一起,展现的不仅是某个孩子的成就,也是音乐的成就、练习的成就。没有音乐,大家行走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不会发生任何关联。掌声,不仅送给这一刻的表演者,还送给此前做了几十、上百小时准备的那个表演者,赞美他的劳动。如果表演是具有独创性的,人们还在赞美创造力。如果几万个音符被连续无误地演奏,也展示了人类大脑精准的掌控力。
演奏高手证明的不仅是自己的力量,更是音乐、劳动、创造、掌控的力量。少数人的成功,证明的是多数人的潜力。相当于说:“瞧,这里有一个人能做到,这说明我们人类具有潜力去做到!”如果我們把人群看成一个共同体,我们就会成为毫无嫉妒心的观众,衷心赞美他人的表演成就。
在瞬间抓住永恒是一种快乐。如果表演的是数百年前流传下来的经典曲目,那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更给人厚重的历史感。每一次演出都是不可复制的,即使是某个孩子上台弹了一首《小星星》,这样的表演也是永久留在记忆中的美好,成为我们的财富。在鼓掌的那一瞬间,我们知道我们将永远拥有这笔财富,那又是何等的快乐!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但有时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学音乐的一个目的是能够参加集体音乐活动,作为参与者而感到快乐。 但更多的快乐是在日常练习中。每一天的练习我们都做到了原来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种自我挑战、挖掘潜能的快乐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快乐,只是很多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被丢掉了。一个长期坚持学音乐的孩子,一定能得到这种快乐。这是他们比不坚持学音乐的孩子拥有的幸福,这时“快乐”一词已经不够用了,我们谈论的,已经是长期的快乐,已经是一种幸福。
目标和管理带来长期快乐
我观察到,有的家庭里孩子也很快乐,衣食无忧,妈妈和外婆围着转,父亲开车接送上下学,成绩不高也不低,周末时经常去饭店、游乐中心、购物广场、电影院,假期还会出国旅行,但总觉得他们家里缺了点什么。渐渐地,在这些“放散羊”的短期快乐的下面,危机不断出现,孩子获得长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消失了,而家长毫无意识。原来这些家庭里的“快乐”是以孩子的长期发展为代价的。
对此笔者有两个建议:
(1)树立生活目标。大到人生理想、职业理想,小到每门学术课程的目标,都应有个规划。
(2)加强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成长的整体效率。例如,向娱乐活动中增加智力内容;课后少参加各类集体补习,给孩子更多的反思和社会交往的机会。
工作的快乐还在于职业伦理
正式的音乐课开始之后,有的家长就很好奇:为什么孩子这么快就不愿意学习音乐了呢?他们把原因归为教材太难、教师鼓励不够、孩子不是学音乐的料,等等,却忘了在入门阶段那些短暂的快乐原本就不长久,就不可复制。
说到底,一旦我们开始正式学音乐,音乐就是一项工作,就是一门学术课程,而不是纯粹的娱乐。有人说有成就才有快乐,但大部分人只能做平凡人,不可能有巨大成就。快乐的希望不在成就之上,而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过程当中。在这个意义上,学音乐的过程,就是培养敬业精神的过程。
笔者看到一些优秀的音乐人转行做其他行业,仍然能得到快乐。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长期的每日练习中完成了职业伦理的培训,例如:守时、严格规划时间、与他人合作、认真仔细,等等。
情绪调解小方法
有家长说,我和孩子经常被自己“蠢哭”——因为觉得自己蠢而哭。这话当然有点玩笑的成分,但带来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包括孩子)觉得自己很蠢的时候,应该怎么调节情绪,怎么鼓起勇气重新投入学习?笔者建议有意识地使用3个办法:
(1)泛化。就是承认当前遇到的困难是每个(或大多数)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每个人,学到这里,都会遇到,那我就不要慌。
(2)使用趣味化的、积极暗示作用的口头禅。例如,“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对于低龄儿童,这些更实用。
(3)自视常人。或者说,把自己放在“平均线”上,视自己为普通人。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是普通人,既不是‘聪明蛋,也不是笨蛋。这个学习任务,如果有个天才学一遍就完成,我们就准备学3遍。如果有个天才学5遍就会,我们就学10遍,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最后从结果上看,我们也学会了。”
既然是普通人,那就没有“会不会”,只有“学不学”。前者是一个假问题,后者才是真问题。如果把自己设定为超人,遇到搞不定的困难,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不是天才?如果是,怎么解释眼前克服不了的障碍?如果不是,怎么解释以前的辉煌历史?这样,当事人被迫进行两难选择,很容易陷入恐慌和愤怒。自视普通人的好处是获得心理弹性,即使是那些学东西快的资优儿童,也要在某些时刻把自己当作普通人。
总之,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和很多东西相关,例如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者的自我调节。成人和儿童都要学习如何降低期待,减少焦虑,在困难面前拿出轻描淡写的从容,化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