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萍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1)
在西方音乐史中,贝多芬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对于了解古典音乐的人而言,贝多芬对西方音乐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对于常人,贝多芬有时甚至会成为西方音乐的代名词。两百多年来,贝多芬在西方音乐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音乐始终散发着独特的光辉。作为一位如此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为后人留下大量音乐作品和与之相关的多种类型文字资料,如手稿、通信、日记、文章、谈话录等,因此,关于他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以往对贝多芬的研究多数是实证性资料的搜集与梳理,以记录作曲家的生平与事迹为主,或是对其作品的风格及技法的技术性分析。中国语境中现已出版过两本权威的贝多芬传记,一本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由傅聪翻译;另一本是美国音乐学家梅纳德·所罗门发表于1977年的《贝多芬传》,由田園翻译。自最早出现在中文语境中的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开始,贝多芬这个名字似乎就成了英雄和力量的完美化身。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是一部歌颂式的传记,将贝多芬描绘成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作曲家;所罗门则沿着作曲家的人生经历,通过考证事实对贝多芬的个性、内心及这些因素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作曲家。
作曲家;创作人生;贝多芬;音乐与人生
洛克伍德的《贝多芬:音乐与人生》出版于2003年,作者列维斯·洛克伍德(Lewis Lockwood,1930—)是美国西方音乐史学家,贝多芬研究专家。普林斯顿大学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80年代曾但仍美国音乐学协会主席。这部专著获得了当年的美国普利策传记大奖,洛克伍德被美国“新音乐学”领军人物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称为“美国杰出的贝多芬权威”。从书名可见此本传记与其他的贝多芬传有着明显的区别,作者明确提炼出此书中所涉及的两个主题:音乐与人生。这也是作者要解决的、困扰许多音乐学者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作曲家传记和他的音乐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作品和人生的关系问题。这两个范畴之间能否达到真正的融合和交织?这也是西方音乐学界一直存在对立和分歧的问题。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共二十一章:序言,第一部分:早年1770~1792年,第二部分:第一成熟期1792~1802年,第三部分:第二成熟期1802~1812年,第四部分:最后的成熟期1813~1827年。
一、详实的史实考证
本书的序言部分作者引入了贝多芬于青年、成年和老年写的三封信,并对信的内容作了详实的实施考证和分析。这三封信写于贝多芬人生的三个最关键的时刻,信中的内容并非体现我们影响中的英雄的一面,而是其内心深处最敏感真实的角落。青年的信介绍了作曲家的早年经历,家庭环境、成长过程以及他的求学之路。贝多芬一生遭受了三个危机,其一就是他的家庭危机,与父亲的不和、对贵族身份的幻想、以及与其弟媳“上演”的“夺侄之争”。第二个危机是贝多芬结婚计划的破灭,体现在他中年写给“永恒恋人”的信中。第三个危机是耳聋及病痛的折磨。这三封信也是贝多芬三个创作时期内心状态的写照,洛克伍德由一个小点通过作者的论证分析,辐射到整一个时期的人生境遇。而不是流水账或编年式地罗列作曲家的人生,这样的诠释方式让读者更加快速、直接地走进贝多芬的生活。
不仅有对贝多芬书信的考证,洛克伍德还多处参考了贝多芬同代人以及后世的作曲家的观点。在对作曲家生平及环境的介绍中,洛克伍德选择性的去除了那些与其创作无关的史实资料,特意选取其中与音乐创作紧密联系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如克里斯蒂安·格特劳勃·尼夫(Christian Gottlob Neefe)被认为是贝多芬早期在波恩的重要教师。书中讲到了贝多芬在早年获得了“从尼夫手中传递的巴赫”,他从老师尼夫那里受到了严格的技术训练和先进思想(受尼夫影响贝多芬初次接触了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的熏陶。尼夫是光照派成员,光照派(Illuminati)是共济会(Freemason)中的激进组织之一,贝多芬中晚期作品中隐射的共济会和乌托邦思想也许就是接受了老师尼夫的影响。Op.53《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是献给贝多芬早年的一位恩主费迪南·冯·华尔斯坦伯爵(Count Ferdinand von Waldstein),在这本书中洛克伍德单列了一节“华尔斯坦的预言”专门介绍了这位将贝多芬推荐给海顿并影响其一生的赞助人,并引用了他的纪念册寄语。从中我们可以知晓贝多芬与赞助人的关系、赞助人眼中的作曲家、以及华尔斯坦对贝多芬创作生涯的影响。
每一位传记作者内心中都潜伏着一种囊括一切的渴望,然而本书中作者所陈述的史实资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角度、有目的的史实体现作者独特的视角,也更好的引导读者有方向地把握本书的所要讨论的“音乐与人生”的要旨。由书名可见,洛克伍德将“音乐”置于首要位置,显现出作曲家在塑造作曲家肖像时的偏好,音乐的重要性大于生平,试图诠释一位作为作曲家的贝多芬肖像。
二、解析音乐的独特视角
通读整部传记,洛克伍德在本书中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音乐与人生之间的关系,贝多芬究竟经历的生平事件是否可以与其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形成某种关联。体现出贝多芬伟大性作品,通常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背景以及最为深刻的思想潮流。但是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因为它们超越了一切的外部因素,超越了这个时代体现其强大的艺术性与哲思性。由此可见,作者用“音乐与人生”为题的用意又多了一层,不仅是用音乐构建贝多芬的生平,还暗含着贝多芬音乐创作中的超越性。
作者在序言中提到,贝多芬在早期和晚期的创作受外部影响较多,因此采用了类似编年体的叙述方法来组织音乐作品;在对作曲家中期的叙述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按体裁将作品分类进行叙述,如:新的交响理念、成熟的协奏曲、舞台音乐、声乐以及键盘上的贝多芬。从这些章节的名可见,洛克伍德并不是在记录贝多芬的作品,而是带着自己的主观理解去阐述与解析,给读者独具价值的引导。如“第十章 新的交响理念”,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英雄性与美”,作者从宏观上给这个时期的交响乐创作下了一个定义,就是贝多芬第二阶段的英雄性内涵。洛克伍德特意列出了这个时期的杰出交响曲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第四交响曲》直到《第八交响曲》,在对作品的介绍中其顺序也依旧是用音乐到人生。在谈到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时,作者看门见山地介绍了贝多芬创作这部交响曲的构思,在创作上找到其渊源,并给出作者的主管推断。在就终曲乐章作为整部交响曲的集中点,以此确立了各个乐章的主题材料这个问题的讨论上,作者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详尽地分析了音乐主题。并对作品创作的每个意图都进行了阐述,如书中写到:“在《英雄交响曲》的终曲乐章里,这个主题准备过程由一个以主题和低音部为基础的变奏曲相伴随,其中包含两个赋格段和一个g小调的进行曲段落(G-minor Alla marcia)。最后,乐章转入规模较大的行板段落(采用主调降E大调),以此作为对曲式与和声的一种个性化回归。”“慢板乐章的创作主旨从英雄史诗转向悲剧和英雄主义的肖像。1802年的草稿记录将慢板乐章设定为一个C大调的柔板,但是在1803至1804年间使用的‘英雄草稿本’上,这个乐章被一首浪漫的葬礼进行曲所取代。”这样的论述还有很多,洛克伍德在对音乐进行透彻分析的同时,还加入了对贝多芬的创作风格特征进行了解读。在《英雄交响曲》中集中讨论了“英雄性”问题,这也是贝多芬中期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通过这部作品也给读者分析了何为“英雄性风格“,如何成为贝多芬在1803年至1812年的创作的标签。通过贝多芬此时的英雄风格还辐射至他这个时期的所有作品,同时代人的创作风格和美学倾向,甚至是这几个世纪里所产生的共振。
书中对音乐的分析并不是局限于传统层面的,还有技术性,形象生动且具有史学趣味。在《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中,洛克伍德在形象的音乐描述后,插入了一段轻巧但十分关键的史实,“1817年,贝多芬从英国的布罗德伍德手中得到了一台作为礼物的拥有六个八度的大钢琴。作曲家正是在此之后开始动笔创作这首奏鸣曲的……这似乎也是我们现在尤为关注的问题,如何真正的重现经典,如1976年肯尼斯·德拉科在普林斯顿大学一架修复的布罗德伍德钢琴上演奏这部作品。
三、创作与生平的讨论
如何客观辩证地诠释一位创作者的人生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在文学领域这个问题似乎比在艺术领域较为明晰一些,音乐却又是艺术领域中最为抽象的门类,想要阐述一位作曲家的创作与生平的直接关系更是艰难。尤其像贝多芬这样创作领域集中在纯器乐音乐方面,想要挖掘出器乐作品的确切含义,绝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是学界一直在探讨且存在分歧和争论的问题。如贝多芬传记作者托维认为研究这些伟大艺术家的人生和生平事件,会影响我们对他们作品的解读。德国著名音乐学家达尔豪斯则认为,艺术家传记的叙述应回避作品,不要用生平去解释作品。本传记的标题就引来了争议,同时这也是洛克伍德这本书的价值体现。
洛克伍德在对于作曲家创作与生平的问题上,持有较为辩证地立场。他既关注贝多芬的生平事件,也认可其创作是超越生平的,因为艺术源于生活,但必然是超越生活的。他在所说的“人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平琐事,而是深入到贝多芬经历的社会历史事件,以及他所处时代所流行的美学、科学、政治思潮等。贝多芬大量的信件、日记、谈话录给了后人们强有力的史实资料,将我们带入到有关他所处的时代、现实、生活和艺术的思想情感中,似乎是在影射作品中潜藏的某种意义和内涵。
书中对《第九交响曲》的阐述是洛克伍德立场最为全面的陈述,作者分了五个部分,《第九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的政治背景,《第九交响曲》的观念变迁、创作《第九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特征。洛克伍德从多个维度阐述这部伟大的作品,该交响曲的创作缘起、政治背景、技法特征、曲式结构、美学旨趣、风格指向以及其对同时代人和后人的辐射性影响等。在整个叙述中,音乐与人生经历并不分离,而是相互交融的。开头处作者强调“欢乐颂”主题似乎是这部作品的典型标志,所讲述的政治背景也是围绕拿破仑倒台之后君主专制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以及一些自由主义者激烈的反保守主义的运动蔓延开来,然而政府的镇压也纷纷开始。奥地利的梅特涅镇府成为镇压活动的魁首,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召开期间,政治审查已是常事,特务间谍更是无孔不入,当时持有共和观念的艺术家也会收到怀疑,这些状况在贝多芬的对话本中都如实记载。如书中提到,1820年的一则记录可能是在一家咖啡馆写下的,“换个时间—探子汉斯勒刚刚来过这儿”。洛克伍德根据种种史实推断:“贝多芬正是为了反抗这种形势和背景,才在1821至1824年间决定回归先前的构思,采用席勒的‘欢乐颂’。作曲家把这支旋律作为交响曲高潮的创作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与海顿的爱国歌曲‘上帝保佑弗朗兹皇帝’的应用如出一辙。”“贝多芬将席勒的‘颂歌’作为整部交响曲的思想核心,从而给后世留下一部关于自由信仰的音乐丰碑。他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诗人关于一切人类成兄弟的乌托邦观念,同时也是对民主信条的支持和肯定……”此部作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洛克伍德作曲家贝多芬传记人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的思路。
本书译者刘小龙,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对于J·S巴赫、贝多芬,以及19世纪早期欧洲音乐文化有专门研究,此书出版后,于2015年又完成了威廉·金德曼的《贝多芬(第2版)》的翻译和出版,其博士论文《论贝多芬〈庄严弥撒〉》都是关于贝多芬的研究,充分的学术研究与知识储备使得刘小龙的翻译更加具备学术视野和人文内涵,通读全书语言流畅清晰,为中文语境中的贝多芬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卫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