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乐享艺术人生

发表时间:2025/01/08 19:19:28  浏览次数:481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宋璎芮

谢元  钢琴教育家、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天津市钢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天津音乐学院键盘系主任,大连艺术学院、厦门艺术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1959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小,1961年升入初中,先后师从章民瞻、郭淑瑜老师。1977年“文革”结束后,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攻读大学,师从黄雅老师。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多次受邀出任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等举办的全国钢琴比赛评委。自2006年至今连续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及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委员。

从教38年来,教学成绩不断,荣获天津市“教学名师”、首届天津市高教系统“教学楷模”、天津音乐学院“教学名师”、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英国剑桥大学世纪名人传记中心评为“20世纪2000名杰出音乐家”。

1994年,创办天津市晓晓钢琴学校。20年间,不仅带动了天津当地的钢琴普及水平,还培养了大批优秀钢琴后备人才。培养的一批批优秀学生在国内外重大钢琴比赛中捷报频传,如CCTV全国钢琴大赛金奖、鼓浪屿全国钢琴比赛金奖、卡丹萨全国钢琴比赛金奖、美国卡内基音乐大赛总决赛第一名等。

主编、撰写学术论文及专著达20余万字。其中包括《器乐装饰音演奏指南》《伊比利亚——乐谱文字注解》《2003年全国音乐院校主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塞缪尔·巴伯<漫游>的创作风格与演绎》,以及《谈钢琴教学中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等著作和论文。

熟悉钢琴教育家谢元老师的人,一定会对她的微笑记忆深刻。结识谢老师多年,每次见面她都是满怀欣喜,脸上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和温暖。她自己也说,从小就喜欢弹奏欢快的曲子,就是喜欢笑。本期对谢元老师的访谈就是在相互感染的笑声中开始的。

幸福快乐的童年

谢老师年轻、旺盛的精神面貌以及她待人接物透露出的快人快语的性格,使人很难看出她是一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更使人感叹艺术的滋养让人从里到外都年轻。

谢元老师出生于1948年。那时天津正赶上解放战争,战争环境加上又是一个早产儿,父母抚养谢元极其不易。幸运的是,谢元虽然出生在战火年代,但成长在了和平年代,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从小生活在天津五大道街区。住在这里的家庭都是有文化背景的,接受的都是正统文化教育。我幼儿园的同班是刘诗昆的妹妹,中国的钢琴教育家应诗真也住在我家附近,可以说这里是个文化氛围很浓的地方。我的母亲是搞教育的,比较注重对孩子的家庭培养。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对子女还都是‘散养的,母亲看我身体不好又喜欢安静,就让我学习钢琴。我的钢琴启蒙老师是一位小学音乐老师。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总是表扬我,让我弹练习曲,此外还总是给我布置一些好听、欢快的曲子。我感觉自己学了很多曲子,而且学得特别开心。记得我考音乐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弹琴,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老师问我会不会弹抒情的曲目,我一时想不起来,就跟老师说,我弹的都是欢快的。”谢元老师边回忆边忍不住大笑。

谢元说,她很感谢母亲对她的教育。她的母亲是位小学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根据孩子的性格挖掘其兴趣点加以培养。对于喜欢运动的孩子,就鼓励他们到户外参加活动;而对于喜欢画画、弹琴、唱歌的孩子,就让他们在这方面多学习。“我姐姐身体素质好又爱活动,妈妈就让她学习游泳和球类。而我喜欢待在家里,所以妈妈让我學钢琴。”谢元介绍说,母亲培养的学生中有很多人才,如版画家王公懿。她的很多学生很多都成了各行各业的精英。

“我其实很想对家长说,让孩子学习乐器要从素质教育入手。把学琴当成生活中的选修课,千万不要互相攀比,人家学了你也要学,人家考多少级你也得考多少级,人家走专业道路你也要走专业,这种思想很可怕。成为专业人才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就是在小学是意外考上了附小,才开始了专业学习。”谢老师说。1959年,中央音乐学院搬到北京,谢元被同学带着去考了中央音乐学院留在天津的业余附小。当时就抱着随便考考的态度,谢元演奏了好几首乐曲,其中还包括《牧童短笛》,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天津音乐学院附小的录取通知书,从此走上了钢琴的专业之路。

谢老师说,在练琴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爱护孩子的积极性。钢琴能陪伴人的一生,从钢琴中能获得很多快乐。“大家都知道80多岁的翻译家资中筠老师,她就是一为老乐迷。她小时候学过钢琴,老了以后又捡起来,开独奏音乐会,参加比赛并获得大奖,就是因为她有童年学琴的基础。现在的家长们一定不要为了一纸证书让孩子苦练,最后考完10级又彻底放弃。总之,学琴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坚韧的意志品质和陶冶情操的过程,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等很好的方式。有句话说得好‘学钢琴不仅学的是音乐,还是人生。现在,我们的国家的艺术专业训练沿袭了苏联传统,比较早地就开始专业化训练。这个各有利弊,但我还是认为应该给孩子更多学习的机会,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家长应该注意的。”

时代发展不能停步

在采访中,谢元老师谈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对她人生的帮助,她的事业随着中国钢琴事业的腾飞而逐步发展起来。时代的快速发展,让谢元不能,更不敢停下脚步。对事业的追求养成了她雷厉风行、严格律己的个人习惯,人到古稀之年依然保持着很强的事业心。退休后,谢老师仍一直活跃在钢琴演奏的舞台和学术讲座的讲台上。此外,她还经常策划、组织各种主题音乐会、讲座,以惠民的方式回报社会。身为天津市钢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为了天津的钢琴事业,她从来没有“退休”。

谢老师说道:“我生在战火中,长身体的时候又赶上了3年自然灾害。1966年我上高二,又赶上了10年‘文革,有10年时间游离于钢琴演奏之外。1969年,我21岁被分配到河北承德的京剧团,演奏钢琴伴唱样板戏。后来又调到大港,在工会工作。由于工作原因,我会拉手风琴、弹琵琶、给乐队指挥。至于能否再回到钢琴专业,那时候想都不敢想。但我同时是一位幸运儿。从小接触正统文化教育,又意外地考上了音乐学院。1978年,刚刚恢复高考后,我又有幸回到天津音乐学院读大学。读大学时,我已经30岁了,比同班同学大了十多岁,看到他们让我有一种紧迫感。留校任教后,我总是感觉自己学的知识太有限,特别希望能够多学习。那时候对知识的渴望到达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什么叫如饥似渴?我就是。8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有许多优秀的外国专家来访,北京只要有专家、有音乐会,我就坐火车前往观摩、学习,那时都是绿皮车,开得慢,人也很挤,但内心的收获是充足的。”从教之后,谢元依旧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她都时刻提醒自己,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上世纪80年代,谢元任附中学科主任时,曾邀请周广仁先生每周到天津为老师和学生指导,使天津当地的师生演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1981年大学毕业那年,谢元还跟美国指挥家唐·耶格合作,在津、京两地演奏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从2010年开始,谢元跟学生一起开了好几场纪念肖邦音乐会。演奏、教学、练琴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安排。谢老师说:“我总感觉自己学得不够。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还是感觉有很多东西要学。毕竟老一辈的教育家们,他们的学识广博,有很多的经验。再跟那些后起之秀们相比,他们又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热潮,出国留学见多识广。而我们这一代由于时代原因,没有这样的机遇和机会,所以在专业上我必须不断吸纳,不断学习,努力追赶。”从1997年开始,谢元就一直频繁地受邀担任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等主办的各类钢琴比赛的评委,大大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说句题外话,现在我都这个年龄了,有时候在家‘追剧多了一会,那个后悔,那个负罪感啊!真是一点不敢浪费时间。”

对天津音乐学院的特殊感情

在谢元老师的心中,天津音乐会学院不仅是她的母校,也是她钢琴艺术的精神寄托和感情归宿。今年是天津音乐学院建院60周年,作为学院的老校友、老教师,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和回忆让谢元铭记于心。谢老师说:“我跟学校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我11岁就到了天津音乐学院,1959~1968年从附小到高二,1969~1977年,我在外漂泊了10年,1978年我又考回母校上学,毕业后留校至今。天津音乐学院就像我的家。”

毕业后,谢元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开始执教生涯。从教数十年里,她始终秉承着一种思想:对学生既要严格又要宽松。附中的学生年龄还很小,他们还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和关爱。谢元在教学上很注重这一点,而在专业训练上她又比较严格。“我很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尽管他只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教师,但他总是鼓励我,培养我的兴趣,让我多弹练习曲,所以我手指基本功比较好,手指比较灵活,音乐也非常自然流畅。上音乐学院后,高强度的训练我也完全能应对。”谢老师说。

有音乐陪伴的人生更容易成功

在采访中,谢老师始终强调学习钢琴不是为了搞专业,而是让钢琴陪伴孩子成长。她说,刚毕留校任教时,有一天,天津大学的老师跟她联系,说他们教师子弟有几个孩子想学习钢琴。这群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智商都很高,素养很全面,所以谢元教他们弹琴很轻松,孩子们的状态也很稳定,一直学得很顺利。

“这群孩子长大之后,都成了社会精英。其中,我想举两个例子。”谢老师介绍说,“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刘小乐就是这批学生当中的一位。当年她凭借钢琴演奏获50分艺术特长高考加分,得考取了清华大学,后来她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时,同样凭借钢琴,在学校赢得自信,赢得荣誉。在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时候,是学校乐队给她协奏,演奏的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她后来回国看我时,总是谈到,她很感谢钢琴给了她不一样的人生。我的另一位学生翁雷,是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就走上了专业道路。这两个孩子虽然同样学钢琴,但是轨迹是完全不同的。都是从学习钢琴开始接触音乐,钢琴伴随他们开启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实现了各自的人生价值。家长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很重要,不要抱着强烈的功利心教育孩子。哪怕从小显露出某方面的天赋,家长也要知道孩子未必一定能在此方面成为大家。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孩子是最好的。定位过高,容易让孩子遭受打击,孩子也不会学得快乐。”

教學上的心得

采访中,谢老师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彩云追月》。娴熟而游刃有余的演奏,使她看上去根本不像70岁的老人。她称,目前她还保持每天练琴的习惯。虽然年纪大了,但她对自己和教学从来没有降低过要求。从1995年开始,谢元调到大学任系主任,教授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她始终把钻研业务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大事对待。她说,教学生,老师自己要先练琴,不要当了老师就放弃自我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研究乐谱,比如作品风格、时代背景等,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另外,要对曲式结构的布局、调性的特性等有所掌握,比如大调和小调音乐的本质区别,有些调性是悲剧性的,有些是暖洋洋的,而有的是很庄重的等等。和声、复调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功的训练,多种触键方法都需要研究和掌握。对音乐感觉的熏陶和感悟以及踏板的使用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研究的。在钢琴演奏中,踏板是很个性化并有规可循的,必要加强听觉的训练。“说实在的,钢琴留下来的资料和文献太多了,如浩瀚无垠的大海,一个人一辈子使劲弹都弹不完。所以说,搞钢琴艺术,绝对不能停滞不前,要终身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提高艺术品味和文化修养。”

创办“晓晓”投身普及钢琴教育

谢元是较早投入钢琴普及事业的专业教师之一。她是天津市晓晓钢琴学校的发起人,也是创办者之一。上世纪90年代,钢琴在祖国大地开始普及,广大钢琴爱好者渴望得到正规的专业化钢琴教育。在这种背景下,1994年“晓晓钢琴艺术学校”应运而生。谢元除了在担任校长外,还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她聘请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教师授专业课,还安排了辅导老师,经常邀请周广仁、鲍惠荞等钢琴界名家亲临学校观指导,她们都对“晓晓”给予了高度评价。经过20余年的辛勤耕耘,晓晓钢琴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许多“晓晓”的毕业生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后又赴海外留学,如今有的成为各大音乐学院的教师,有的活跃于海内外舞台上,如青年钢琴家鲍释贤、天津音乐学院教师翟媛、浙江音乐学院朱冰冰等。还有更多的学生以优秀的钢琴演奏水平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谢元的教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谢元不仅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了钢琴事业中,也把两个女儿带上了钢琴艺术之路。她的两个女儿都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大女儿李航,现在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预科任教,小女儿李翔是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附中室内乐学科主任。

退休后,谢元的生活节奏没有缓慢,依然忙忙碌碌。在国内各项频繁的钢琴活动和赛事中,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她说,这是钢琴专业的福利,总能通过各种活动跟老朋友相聚,还能在活动中有所学习和提高,她很享受这种生活。她说道:“原来我在学校教学任务很繁忙,行政工作也不少,现在退休了就一门心思地搞我的教学和业务。现在国家支持公益活动,我作为天津钢琴专业委员会会长特别愿意组织、策划音乐会和讲座。老师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也受到广大专业和业余钢琴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我愿意为我热爱并付出毕生精力的钢琴事业多做些工作。”

寄语琴童

爱钢琴,爱音乐,爱艺术,爱人生。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