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洁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6)
《狼牙山五壮士》是我国近代琵琶乐曲的代表作之一,该曲无论是在乐曲结构或是演奏技法方面均较之早前有了较大突破。该曲在创作技巧方面,因极富探索性与创作性,而被公认为当代琵琶乐曲的上佳之作。本文通过介绍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的背景,并全面分析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的演奏技巧,旨在让更多的人们深入了解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
回弦;琵琶曲;技巧赏析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我国涌现出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琵琶新作,大量优秀作品的产生宣示着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迎来了第四次高潮。《狼牙山五壮士》便是该时期优秀的代表作之一,该曲无论是在创作手法或演奏技法方面均与传统琵琶乐曲有着明显的差异。从创作手法而言,该曲借鉴了西洋曲的作曲技法,其结构为典型的西洋鸣奏式;而在演奏技法方面,该曲除了运用了大量的琵琶武曲常用的演奏技法外,更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该曲首创的左手大指上品按音技法便是此曲的亮点与标志[1]。这种创新演奏技法的运用,不仅让琵琶乐曲的演奏技巧显得更加丰富,其所描绘出的鲜明形象更是极大地增添了该曲的艺术感染力。
一、乐曲背景介绍
《狼牙山五壮士》,在琵琶乐曲中属于武曲类型,是作曲家吕绍恩于1960年夏季所创。该乐曲的创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1941年秋,地点为冀北山区的易水河畔狼牙山棋盘陀上,当时,八路军一只主力部队遭到敌人的围剿,而军中五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群众与军队主力撤退而将敌人引到了冀北山区的易水河畔狼牙山棋盘陀峰顶,面对数以万计的敌人以及深不见底的悬崖,五位英雄毫无惧色,在打光子弹后毫不犹豫的跳下了万丈深渊,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八路军主力部队赢得了撤退良机,更使得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免遭战火的肆虐。以该故事为背景所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用独特的演奏技法,让听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正置身于当时场景中,亲身感受着他们的宣誓与呐喊[2]。此外,该曲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五名英雄的深深敬佩,更歌颂了英雄这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二、乐曲演奏分析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真实历史事件,不仅有与之相关的电影,亦有与之先关的文章。演奏者可利用上述渠道,在演奏该作品前了解这段真实感人的故事。在充分了解故事背景后,方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意境。
上文中我们提到,该曲在演奏技法方面,较之传统琵琶武曲有着较大的创新,如该曲首创的左手大指上品按音技法便是此曲的标志与亮点。该创新演奏技法的运用,不仅有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让整部琵琶乐曲显得更为丰富。此外,该乐曲中增、减和弦的反复运用,不仅让该曲显得更加有气势,更是极大的增添了整曲的表现力,不禁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曲共计分为7大部分,分别为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以及最后的尾声。其中音乐的引子部包括1-30小节,由于该曲整体较为悲壮,因而关于引子部的演奏,要稍微放缓演奏速度,仿佛即将描述一则悲壮的历史故事。此曲的音头部运用了琵琶演奏最常用的扫拂轮技法,表现出乐曲的悲壮感,扫拂的节奏应相对紧凑,之后运用的轮指音,其音量应尽量微弱,与之前的扫拂形成鲜明对比。当演奏至第9小节时,务必注意把控四弦相把位的音色,使其尽量偏向于厚重、深沉,犹如空谷之回声,针对该小段的演奏,需将此种感受延伸至第十二小节。在接下来的十三至二十小节时,情绪要稍显激昂。此时需注重左手和弦按音的速度与准度,突出扫弦的气势。该段最后的二十一小节至三十小节,节奏应先由慢到快,音色应由弱到强,以体现出乐曲的紧张感,与此同时,左手需进行大揉弦来渲染出相应的音响效果[3]。
此曲的第一段为31-80小节,由于该小节重在描述八路军矫健挺拔的英雄形象。因而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需保持饱满的热情与朝气,让整段显得快速、明朗。此中的第三十一至三十六小节,节奏与速度均要显得平稳、明亮,而在之后的三十七至六十二小节,需保持右手音色的弹性,有力但短促。从第六十三小节都本段结尾,作者借用了《新四军军歌》的旋律,力求表现出八路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由于该段运用了大量扫拂技巧,且这些扫拂技巧的运用相对较为连贯与快速,因而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演奏力度需保持均匀,扫拂的频率也应适当增快,从而表现出八路军饱满的精神状态。
该曲的第二段为81-109小节,该段以描绘日寇形象为主。因而在演奏过程中,需让乐曲整体表现出不稳定之感,从而与之前的演奏形成较大反差。此外,该段中和弦技法的大量运用,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左手的按和弦需做到快速准确,如此才能体现出日寇的凶狠与狡猾。此外,该段的音型让人感觉非常机械,而作者正是利用这种机械式的演奏方式来营造出了一种紧张感,十分符合当时的情境。在该曲的第八十五至八十七小节,连续附点音符的运用让音乐整体仿佛存在一种不稳定因素,仿佛在描绘着日寇那鬼鬼祟祟的猥琐形象,因而在演奏时,其音应相对短促,节奏虽是机械却十分准确。之后便是利用右手复手位,所演奏出的干枯音色,让人不禁联想到日寇那残暴肆虐的凶狠形象。最后,乐曲中出现了连续的三连音音型,并在其中穿插运用了织体式的作曲手法,不禁让该段音乐显得更富有层次感,更生动的描绘出了日寇步步紧逼,越趋紧张的危险形势,从而为音乐之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乐曲第三段为整曲的高潮部分,包括110-204,共计94小节,该段不仅是整曲的重点部,更是故事的展开部。因而在开始阶段,作者便在琵琶的G大调上大做文章,利用连续的附点音符演奏出了强力的节奏音型。其中,关于右手扫弦的运用,需相对短促,让整体音色显得干净利落而不失活跃,以显示出我军展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紧接着便是琵琶跳跃音型的使用,不仅极大地增添了乐曲的动态感,更表现出了战士们在战斗时的饱满激情与斗志。在此曲的第一百一十七小节至一百二十二小节,将琵琶夹扫的相把位提升至高音把位,力度也由弱转强,进一步突出了该段的旋律音,并让整曲更具流畅性。此外,该段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还在于推动乐曲的发展,使音乐呈现出另一个高潮。在该段的一百三十一小节至一百四十二小节中,作者并未沿用传统的武曲演奏技巧,而是以纯四度的音程,以半音的方式在低、中音交替处缓慢模进,从而让音乐极富紧张感。之后由一百五十一小节开始,便是此曲真正的高潮部分,是本曲五壮士与日寇两大主题的交织与冲突,作者从两个对立主题中延伸,仿佛在向听众描绘五壮士与日寇交战时的激烈场面。在此段中,作者亦创新性地加入了《新四军军歌》旋律,并在第三段最后穿插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的模进与切分中音,让听者感到战况的紧张。最后一句则为全曲最强,此时,五壮士已打光最后一颗子弹,面对数以万计的敌人以及深不见底的悬崖,五名英雄毫不犹豫地跳下了万丈深渊,面对可歌可泣的壮举,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需加大左手的按弦力度,以确保和弦音色的清晰与饱满。
该曲的第四段包括205-212小节,本段旨在表示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沉痛哀悼。因而在演奏过程中,轮指应以较轻的方式奏出深沉的旋律。与此同时,左手需适当加强按音力度,以达到吟诵的效果。
该曲第五段包括213-232小节,此时乐曲由此前的F调转变为D调,充分表现出了军民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怀念与崇敬。因而在演奏此段旋律时,演奏者需注重情绪的把握,以体现出军民那真挚细腻的情感。
尾声部包括233-256小节,该段作为全曲的尾声,既是对全曲的总结,亦是最后的情感表达。因而针对尾声部的演奏,作者分别以扫拂四条弦以及满轮四条弦的方式,再次向听者描绘出了八路军那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此外,该技法的运用,让尾声显得庄严有气势,在如同交响乐队般气势磅礴的颂歌声中结束。
三、结论
总之,由《狼牙山五壮士》一曲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者那饱满的革命激情,更看出了作者在创新作曲与演奏技法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此外,该曲还成功证明了我国民族器乐,其无论是在社会生活的深度或广度方面均具有不小的潜力,同时也证明了以英雄为背景的革命作品将使艺术更具感染力。
[1]周舟妤栎,苏峰.赏析琵琶武曲《狼牙山五壮士》[J].名作欣赏,2014(11):166-168.
[2]林乐章.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探究[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2.
[3]山风.雄音壮曲动天地——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和《草原英雄小姐妹》欣赏[J].甘肃教育,2011(2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