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其作品流川百年经久不衰,其本人一生波澜起伏的经历更是成为无数学子作文中的素材,遗憾的是,却少有人因为素材而认真聆听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仰望贝多芬的人生,享受大师的作品。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莱茵河中部西畔的德国波恩,波恩在当时是奥地利与法国相互争夺的地盘,所以使这里的人们接受了两国各自的优点:维也纳的音乐与法国的自由思想。贝多芬便是在这样一块奇特的土地上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与莫扎特殷实的家境不同,贝多芬父亲虽然来自音乐世家,但嗜酒如命,母亲也只是改嫁了两次的普通人。不知是不是为了给后来人做榜样,因嗜酒而暴烈易怒的父亲,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贝多芬身上,因此对他的音乐学习格外严格,年仅4岁的贝多芬就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小提琴,想用强制性手段将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这让贝多芬的少年时代充满了暴力和悲伤。同时,也正是这种环境,造就了贝多芬的独立和无拘无束的个性,贝多芬热爱自由,渴望友谊。
贝多芬童年经历的痛苦逼迫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尽管在波恩学习钢琴,小提琴,但小有名气的贝多芬并不满足于自己现状,加上他当时接受的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因此,在海顿等人的鼓励和支持下, 22岁的贝多芬,只身离开故乡,前往音乐之都去维也纳拜师交友,求学问道。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此时莫扎特已经故去,否则古典主义乐派三大巨匠齐聚的维也纳,又将是怎样一番光景?
1796年8月,《维也纳杂志》发表了贝多芬赠送给海顿的三首钢琴奏鸣曲(Op.2);同年他开始出现耳聋现象医生判定为耳咽管炎,三年后 发展为剧烈的中耳炎,最后因为治疗不当转变为慢性中耳炎,从听不见低音开始到高音再到完全失聪,他的后半生都被耳聋折磨到他去世一个狂热于音乐的音乐家,在黄金时期失去了听力,这种痛苦就像一个逻辑学家突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声音的缺失使这位音乐家深受打击。
1892年,在贝多芬的遗嘱中,他说:“这种疾病是无法治愈的。我必须过着悲惨的生活,避开我所爱的人,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可怜又自私的世界里!”他还写信给他的朋友,表达他对生活的遗憾和失望。
伟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成他人不能成之事,及他人所不能及。贝多芬没有一蹶不振,他继续着对音乐的追求,并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他用他无限的毅力,和命运作斗争!在给韦格勒的信中,他说:“但我想尽可能挑战命运。”
贝多芬虽然忍受生命的无尽折磨,却敢于挑战命运。他处于如此痛苦、如此悲哀的状态,却用生命书写了对逆境的抗衡!在《贝多芬传》的译者傅雷的文本中,他评论贝多芬:“耳聋,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世界一部分的毁灭,对于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毁灭。虽然他的整个世界被毁灭,但贝多芬从未死去!” 这个世界常常带给天才痛苦,而他们自己却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荣耀。
虽然耳聋他并没有放弃音乐,因为这是他的生命。他想方设法去克服耳聋带给他的种种困难,在作曲时,他的耳朵听不到,就拿一根木棍,一头插在钢琴的共鸣箱里,另一头咬在自己嘴里,进行更深刻的演奏练习;为了防止舞台表演出错而自己缺听不到,他一遍又一遍练习,将乐曲指法化为习惯,钢琴的黑白键上也被他的汗水浸润。
就这样,他凭借着惊人的力量,就像沙漠里绿意盎然的植物在嘲笑命运的无能,他创造一曲又一曲, 《英雄》 ,《命运》, 《月光奏鸣曲》,这些世界文华珠宝因为主人的可贵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格外耀眼。
罗曼·罗兰把自己的生活比作一场雷雨,一个安静的早晨,偶尔有阵阵微风,但在空气中发出了一丝不祥的预兆之后,突然一个巨大的阴影袭来,雷声和持续的暴风雨开始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他一生的反映和写照。
人生来就不是轻松快乐的,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于这种负担的回应,贝多芬是不同的,他以不符合人类认知的坚韧,违反所有生物本性的强大的岩浆般的生命激情熔铸了外界给予他的全部苦难。
当人们迷醉于田园的精致柔美的风光时,只有贝多芬,在筋折骨裂,奄奄一息之时,犹如战场上的战士一般,悍然吹响与命运抗争的号角,他的精神犹如海边顽石,任你狂风巨浪,波涛滚滚,他对生命与音乐的诠释和激情是指引人类前行的璀璨星辰。
时间击败了贝多芬,因为他的肉体早已腐朽,但是贝多芬所建立的人格,用音乐传达的精神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永恒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