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1/10 00:43:37 浏览次数:869
古典乐派时期的沃尔夫冈·阿马德马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奥地利人。在西方音乐史中,只有他被毫无疑义地公认为希世之才。在他短暂的35年生涯中,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遗产。
莫扎特的音乐似乎都是瞬间爆发式的灵感创作,仿佛听从着上帝的安排。他的作品浑然一体,完美无瑕,题材丰富而深具个性。他的音乐总是那么诚挚、细腻、轻盈、
流丽,充满对幸福的赞美与期待,在不知不觉中,抚慰我们的心灵。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仅结构、形式均衡统一,在主题性格的对比,和声的应用方面也更为娴熟。在他的笔下,那些看似松散的音乐材料之间总有一条极其微妙的“锁链”联系着。
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在描述莫扎特音乐时偏爱用“优美”或“欢乐”这类词,并将他本人看作是永远欢悦人心灵的洛可可的宣讲者,甚至称他为太阳神。一位瑞士人,与他同样早逝的名叫弗勒利希(1803—1836)的阿劳的音乐总监称颂他是“一个欢乐童子”,“喜气洋洋的双颊挂着幸福的微笑”,在“永远湛蓝的天空下”激荡着。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莫扎特的音乐确实具有令人感到幸福的品格。
莫扎特的音乐是包罗万象的,他似乎不偏爱某些人或东西,而是爱一切人和一切东西,犹如普照一切的阳光,犹如浸润一切的雨露。这反映在他无限亲切,却又不似有意使然的风格中。
莫扎特器乐作品的风格很有特点,旋律极富歌唱性,优美而细腻,流畅而多变化。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最令人感动的段落,或忧郁悲哀或饱含激情也都是和谐与合理的,这是启蒙时代的艺术观念,他追求的是用一种完美平衡将一切对立矛盾融解的艺术境界。
莫扎特的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K545)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特点。这首作品是莫扎特晚期1788年写成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奏鸣曲,也是初学钢琴者必弹的,人人熟知的名曲。这首乐曲明朗可爱,技巧简易。此曲共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的主题甚至被用作轻音乐的主题。
第一乐章采用快板的速度,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开头的主部主题颇为明朗,副部主题则单纯而快活,两者对比非常明确,展开部是用分解和弦与音阶乐句写成的。
第一乐章的结构分析如下
呈示部:第1—28小节
主
部:第1—12小节,乐段结构。开始的4小节在C大调上给人轻盈、透明的感觉。第5—8小节是4小节的音阶插句结构形式。从第9小节开始,音乐进行到主调C大调的属调G大调上来,在第12小节以主和弦结束。主部主题给人一种明朗开阔、优美雅致的感觉,体现了莫扎特简易而娴熟的创作技巧。
连接部:第13小节,在低音部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G大调,好象是向副部过渡的引子,以便副部主题顺利进入。
副
部:第14—26小节,从第14小节开始,副部主题在G大调上进行,音调恰好是主部主题的反方向进行,只是缩紧了节奏,可以看到莫扎特材料运用的简练。第18—21小节是用琶音写成的,也是一种插句结构形式,T6—S—DⅦ6—DTⅢ—TSⅥ6—SⅡ—D6—T的和声进行很有个性。第22—23小节在a小调上出现副部的后半部分,从第24小节又转到G大调上来,运用的材料是副部开头的动机。第26小节在G大调上以全终止结束在主和弦上。整个副部的材料是主部的变化运用,具有单纯快活的特点,形成与主部的鲜明对比。
结束部:第26—28小节,用G大调的重复音型结构在不同音区上以D7—T的形式结束。
展开部:第29—41小节。顺着呈示部的结束部,以相同音型结构转到结束部G大调的同名小调g小调上,然后是一系列的音阶乐句和分解和弦的运用。第31小节前半是g小调主和弦上的音阶进行,后半转到d小调的音阶进行,低音部与高音部交替呼应。第33、34两小节在d小调上采用同音型结构不同音区的D7—t的进行。第35小节在d小调上出现高低声部的音阶乐句,第36小节又转到a旋律小调的高低声部音阶乐句。从第37—40小节,用a小调和d小调通过高低声部的交替音阶乐句形成一呼一应的结构形式。第41小节在d小调的平行调F大调上出现了确定调性的D7,为再现部的出现做了准备。整个展开部在调式调性和材料上,都形成了与呈示部强烈的对比,音阶乐句的起伏呼应形式使音乐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再现部:第42—73小节。
主
部:第42—57小节,这里与呈示部不一样的是体现在调性上,它在呈示部主调C大调的下属调F大调上再现主题,体现了莫扎特天才的展示,并扩充了4个小节,让左手在低音部进行低音式的流动,以便回归到主调C大调的属调G大调上来。
连接部:第58小节,明显的变化是调性从G大调回归到主调C大调上来,材料与和声进行与呈示部相同。
副
部:第59—71小节,调性从G大调回归到主调C大调上,和声进行T6—S—DⅦ6—DTⅢ—TSⅥ6—SⅡ—D6—T仍显特色。副部主题后半稍有变化,在第68小节用了一个减七和弦。第69小节变成了音阶的形式,这种音阶转换形式的运用体现了莫扎特音乐创作手法的独特性。最后仍以主和弦结束。
结束部:第71—73小节。写法基本与呈示部相同,只是调性从G大调回归主调C大调,并完全终止。
这首乐曲旋律流畅,结构清晰,听来令人振奋。可以看出,莫扎特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和对纯真音乐的理想。
莫扎特不是那种开朗活泼的人,也不是乐观主义者,但又非忧郁型的人,也非悲观主义者。但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单调乏味的平野,也没有深奥莫测的绝地,他既不容许自己便宜行事,也不放任自己失去节律。他只是在一定的局限之内表现一切事物的真相。这就是他的音乐美妙、悦耳、动人之所在。
莫扎特的音乐不同于巴赫的福音音乐,也有别于贝多芬的英雄史诗性音乐。他的音乐并不宣讲学说,更不表现自我。他不是想说什么,他只是歌唱,只是传出声音。因此,他并不强加给听众什么,也不要求他们作出决断或表现态度,而是让他们感到自由。这反映了他自由的现实精神,也正以此开创自己的道路。
在莫扎特的音乐中,精神和形式达到了完全统一,他也许能够说出不可用话语而只能以音响言说的东西。
Piano
Sonata No.16 in C major, K.545 (Mozart, Wolfgang
Amad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