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儿童钢琴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与保持(3)

发表时间:2025/01/11 05:47:40  浏览次数:78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出处:中央音乐学院 提供者: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 音乐美学 心理学博士 周海宏 文章类别:考级辅导

第二节 钢琴学习动机培养中的外部因素
  固然钢琴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保持,取决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发展,但外在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很多外在的因素也积极地影响着钢琴学习的动机培养与保持。这些外在因素就是来自环境的对钢琴学习活动及其成效的评价及综合的反馈信息。比如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课堂气氛的营造,家长、教师的态度与情绪的调节与压力等等。这些外在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保持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那些重视外在评价的学生来说,也们的作用甚至远远大于内在的因素。教师与家长要善于利用这些外在的动力来培养学生的学琴动机。

   一.充分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奖、惩的作用及策略

  这里所说的"学习反馈信息"就是指学生在钢琴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来自环境的态度、评价等信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没有这些反馈导致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孩子,大都很难持续执着于一种完全没有任何外在效果,根本没有人注意的活动。实际上在目前我国的儿童钢琴学习活动中,那种完全不顾孩子的好、坏,对孩子学琴漠不关心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因此对于广大的教师和家长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而在于认识到,不同的态度、评价倾向及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孩子钢琴学习动机的培养有很大关系。

  奖励或惩罚并不一定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明确的表扬、物质的奖励,或付诸于行动的惩罚,其实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愉快或不快的情绪在学生的心理上都起着奖励或惩罚的效果。这些态度或评价是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的结果直接相关的,它们不但直接影响学习活动,而且间接影响学习动机。这些态度或评价往往比学生所获得的诸如比赛获奖、考级通过等客观的评定对学习动机影响的效果还大,因为它们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心理体验。比如当学生考级没通过时,家长的情绪、态度反映往往比这一结果对学生的压力更大;同理,当学生比赛获奖时,教师、家长及周围人的肯定性态度才使学生对比赛获奖的意义产生了真正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的儿童钢琴学习活动中,很多家长与教师往往忽略鼓励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弹得好是应该的,弹不好就要批评"。其实,鼓励可以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愉快和满足,增强自信心,进而对能够使他获得这种愉快心理体验的活动产生兴趣,同时他的努力通过鼓励而得到了承认,并使他感受到实现家长的愿望、赢得了教师或伙伴的接受的满足体验,进而从深层上产生对交往需要与自我提高需要的满足。而惩罚或不良的情绪、态度及评价能够使孩子在情感上引起一定程度的压抑、焦虑、沮丧。从理论上说,它可以使学生为了防止再一次感受这些不愉快体验而提高注意、加强努力,但现在的问题是,钢琴学习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活动,很多技术方面的要求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生的弹奏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同时,教师的高标准要求,也难免使学生一时无法作出来,很多家长往往在这样的时候表现得不够耐心,在培孩子练琴时,经常向孩子喊叫、斥责,此时,孩子的心理上得到的就是对他所从事活动的否定性评价。由于这种体验已成为经常性的,因此难免使学生产生长期的失败体验。这种体验对培养学生进一步的学琴动机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他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另一方面他会觉得是因为学琴这一活动使得他长年笼罩在这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中。虽然不良评价与态度对学生的威胁感,在使学生长期保持努力方面往往是必要的,但我们坚决反对那种长年在否定性评价与恶劣情绪状态下进行的学琴活动。因为它不仅仅彻底地破坏了孩子的学琴积极性,而且对孩子全面的心理发育有极为不好的影响。很多家长片面地强调钢琴的成就,而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这种所谓的"高压政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使孩子长年笼罩在担心因失败而带来恶劣后果的恐惧中,迫使孩子为了避免这种后果而作出超常的努力。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确实能够在这种压力下取得良好的钢琴成绩,但这种成绩是表面的,因为它缺少真正的内在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一但考上了专业音乐学校后,由于这种压力的突然消失而成绩骤然下降;另一方面,这种压力随着孩子长大也越来越不起作用,而他所产生的对学琴动机的破坏却是永久性的,因此这样的学生也很难在进入中学或大学后取得什么好的成绩。

  无论是奖励或惩罚的有效性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良好的策略下实行才会取得应有的培养学琴动机的效果。这种良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原则上。

  一个原则是"及时鼓励"的原则。要让学生取得的每一个成功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使学生感觉到,他(她)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报尝。从而激励他(她)通过努力去取得进一步的成绩。当然这种"报尝"并不是一定指那种物质的鼓励,实际上孩子对家长、教师的每一个态度和小的情绪变化都是非常敏感的。及时鼓励的原则,要求家长与教师对学生取得的每一个成绩及时地表现出自己的肯定态度,而不能认为"这是应该的"而无动于衷。

  第二的原则是"明确具体原因"的原则。这一点无论在鼓励或是在惩罚上都极为重要。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具体情况,茫目地给孩子以物质鼓励。结果是使孩子并不明确他(她)所受到的奖励是出于什么原因。因而起不到强化学琴动机的作用。良好的鼓励策略要求所有的鼓励必须是指向一个明确的学习活动或结果,并使孩子明确他是由于哪一个行为的成功而受到了鼓励,这样才能够促使他(她)对能够使自己获得良好评价的活动产生进一步的兴趣。这一点对惩罚尤其重要,很多家长在盛怒之下,难以表达清楚自己惩罚孩子的明确原因。还有很多时候是蓄集了很久的不满在某个契机下而爆发。比如孩子练琴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但家长一直心平气和地让他注意,可是就在孩子不断出错时提出要"喝水"或"上厕所"等要求时,家长认为他无理取闹而终于失去了耐心而大怒。那么此时的情绪表现可能使孩子概括为"练琴时家长不让上厕所",而他则认为这是最合理的要求,因此产生了:"一练琴就连合理的要求也不行"的错误认识。因此必须使学生十分清楚肯定性反馈与否定性反馈的明确而具体的原因,教师、家长的鼓励或惩罚行为也一定是要针对一个非常具体而明确的表现,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保持良好动机防止不良行为的效果。

  第三个原则是"注意分寸"的原则。无论是鼓励或惩罚都必须注意分寸,而这一分寸是与学生某一方面表现的程度相关的。实际上孩子本身也对自己可能获得的评价与态度有一个程度上的期待。一个小难点的段落弹好了,可能获得一句话的鼓励;一个久攻不下的难曲终于弹下来了,就应该是大家一起高兴一下;而如果考级通过或比赛获奖这样的钢琴学习中的"大事件"就应该有很强烈的表示。总之鼓励的分寸应该是与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成正相关的。如果分寸把握不得当,要么就会使学生觉得教师或家长的评价很"廉价",从而降低了反馈对动机的培养作用;要么就会使学生认为自己付出那么大的努力而取得的成绩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而觉得不够公平。对于惩罚来说同样如此。很多家长都认为,从小就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任何一个错误的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话都最终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正是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很多家长在那些小小的失误面前表现出强烈情绪反映,尤其是失误不断重复时,态度就更为激烈。我们需要纠正学琴中出现的问题,但要把握分寸,不应让学生觉得一弹钢琴就会产生不愉快。在我们曾经做过的调查中,其中的一项调查内容是"在孩子所遭受的所有体罚中,出于学琴原因的有多少", 结果平均在80%以上。可以想象,这难免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就是由于学琴我才老挨打。"这种认识对学琴动机培养的不良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在学琴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肯定性反馈对动机的激励作用,以鼓励为主,否定性反馈的运用要慎重并且对结果应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我们应该"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因为它们对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次,要注意反馈信息的及时、明确及分寸的把握。我们说,任何鼓励或惩罚能否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不在它们自身,而在于如何把它们安排在一个良好的情境中,以一种良好的方式来进行。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