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首教学要点:
1.全曲共分四段(第1-7、7 -16、16 -32、32 -43小节)。
细心的学生立刻会发现这样的分段方式并不像其他大多数古典作品那样方正规则而长短不一。那么分段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左手的根音。第一段左手根音不变(C音);第二段左手根音呈音阶递进;第三段左手根音不变(D音)(除了第23小节);第四段左手根音不变(G音L这样的分段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练习变的非常方便易记,
2.指法的规则:
右手分解和弦的琶音在五度及五度之内用1 2 4指(如第1、13小节),在六度及六度以上分为两种:三度音程在最高音之间的用1 3 5指(如第3、16小节),三度音程在最低音之间的用125指(如第15、22小节)。要特别注意的是第34小节,这是唯一特殊的音序排列。
左手分解和弦的琶音在五度的分为两种:在稳定位置的用1 3 5指(如第l、2小节),在行进位置的用124指(如第8、13、14、15小节L六度及六度以上的一律都用125指(如第3、10、12小节等)。
稳定并有规则的指法给练习带来的规律使提高演奏速度得以可能。
作品虽是c小调的,但并不结束在主音(C音)而在v级音(G音)上;同时作品是以分解和弦的形式贯穿全曲,这使得演奏的记谱变的较为困难。在教学上可以不要求学生背谱,只要求练习者看谱完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