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 手型
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和家长一上来就是讨论手型手型手型??还有别的什么吗?
有一个原因是:拙劣的耳朵和浅薄的学识不能更好的辨别正确的声音和音乐,但是谁的眼睛都能看得到手型是不是正确或者说漂亮! 不能用耳朵辨别的,就只能用眼睛辨别了,简单,直接,不懂音乐的人都能够说出点所以然来,这是不是所谓的‘大众’ 关注的‘焦点’?因为大家最多的在讨论这个 。
别的能说出点什么来呢?
问:
看得见弹琴的音色吗?
看得见弹琴的时候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的内部肌肉运动状态吗?
看得见内在弹奏状态的放松吗?
看得见良好的学琴和练琴习惯吗?
看得见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吗?
看得见孩子对音乐的想象能力吗 ?
...........
以上列举的只是钢琴教学中要关注的各个方面中的一部分,但是哪个都比手型重要!而且都不是用眼睛看的到的,都要靠耳朵来听的!
但是很多人只能看得见手型是否正确,却听不见弹奏是不是正确,音乐是不是正确!
如果只是家长这样也就罢了,可是还有很多老师跟着去迎合‘市场’,也一窝蜂 地去拼命强调手型手型手型。 悲哀 .......除了手型,要做的实在太多太多,钢琴学习要牵涉到的东西又有多少啊!
我在欧洲学习的几年,我目睹了欧洲的孩子在学琴-确切地说是学音乐-的过程 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自己也带过欧洲的学生,深切体会到国内外完全不同的理念-钢琴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但愿不要象西餐一样,流落到拿筷子吃的地步。
欧洲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老师去强调过手型,于是我在那里看到的演奏家们有时候会用千奇百怪的手型演奏,但是你的耳朵听到的是震撼人心和柔情万种的音乐!
顺便说一句,我的老师Roland der munk的手指就是瘪的,但他给我上课时的示范却能让我感动得落泪!
最自然的演奏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这一点,再漂亮的手型都是无济于事, 更有可能发生的是阻碍了放松自然的演奏。
我看到好多学生都能做好漂亮准确的手型,这要感谢负责任的老师和家长,但是我并没有从他那里听到美妙的音乐,这种情况经常又会让我的心作痛!
打住..........不要以为我在全盘否定建立正确的手型,但是我要说的是:更重
要的东西不要在强调手型的时候完全被抛弃了,因为钢琴的演奏是用耳朵听的音乐!过分强调手型带来的负面效应首先是造成演奏状态的僵硬,音色僵硬,手指跑动的灵活度下降。然后接着是孩子对学琴的兴趣大大下降,因为太多的做规矩一样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是折磨。孩子需要的是学习音乐的趣味,需要的是更多他们喜闻乐见的东西,而不是枯燥的技术练习,特别是被老师或家长摁在键盘上不停地摆弄可怜的纤细的手指........
再回过头来说说一些老师-可能是很大数量的老师,他们当中有人意识到过分强调手型造成的弊端,但是‘大潮流’如此,他也免得自己的学生被人指责为‘手型不正确’,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手型,多少有些无奈。
对手型的过分关注是国内钢琴教学中诸多误区中的一个,不要再误下去了!
误区之二 高抬指
高抬指!再抬高!抬高!
经常听到钢琴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这样不停地叫,同时你会看到键盘上一双手象蝴蝶一样飞舞,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你也听到从头到尾一样的音色一样的力度和一样的风格。
为什么要高抬指?
在学习钢琴的初期,手指之间的独立能力不强,需要高抬指增强手指独立运动的能力,并使手指的弹奏变得主动。
在学习钢琴的初期,儿童的手指不够坚韧,弹奏不出力度,需要抬高手指加大手指运动的距离而弹奏出强的力度。或者在演奏一些强的音乐需要明亮或很强的颗粒性声音需要抬高手指。
除了以上的需要,高抬指带来更多的是弊而不是利。
1,首先,需要细腻的音色的时候(比如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高抬指所起的作用就是完全破坏了这种音乐所要营造的氛围。高抬指所造成的单一的明亮又坚硬的音色只能在某部分音乐或音乐的某部分中使用。
2,抬高手指增加了手指和键盘之间的距离,而手指运动的距离越长就意味着需要的时间越多,在一挥而就的极快速的音乐中,高抬指不仅会拖长每个音之间的时间(可能只相差几毫秒),还会让触键的准确度下降,特别是在弹一连串的黑键的时候。如果需要演奏快速而又很弱的音乐,高抬指就休想做到。
3,抬高手指,是靠手前臂的肌肉拉紧手背的肌腱作出的运动,而这个运动方式比起手指向手心方向运动要困难得多,力度也弱的多。高抬指弹奏快速的音乐无疑会让手背紧张从而使手臂也紧张,不信你自己尽力抬高手指再摸摸自己的手背和手臂。
4,高抬指演奏会使手的运动变得杂乱不从容,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个演奏者的手指上下翻飞,看起来很快,但是仔细听听却不快,只是看着很忙。如果你有机会可以看看世界级的钢琴大师演奏,觉得好轻松,但是演奏速度飞快,手指动作却极小,不动声色。
我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我的导师总是嫌我的手指抬得太高,并总是问我为什么只会用一种音色弹奏,其实我觉得自己已经动作很小了。刚开始完全贴着键弹非常不习惯,经过大约半年我的演奏状态才让他满意,这时候我开始体会到贴键弹奏快速乐句的时候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也体会到了音色原来可以这样千变万化!
我不否认高抬指练习在钢琴学习的初期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是把高抬指作为唯一的触键方式,那就误人子弟了!
误区之三 用指尖触键
手指立起来!用指尖触键!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不管弹什么类型的乐曲,不管弹谁的作品。甚至有的老师对指尖触键的要求到了苛刻的地步,学生几乎要连带指甲触键了!
用指尖触键错了吗?没错!但只是对了一部分!
那么另外的是用哪里触键呢?说出来可能会挨很多砖板:用手指的肚子!
不可否认,用指尖触键会有明亮而很具有颗粒性的音色,而且手指的弹奏具有很高的灵活度。但是音乐的演绎只需要这一种的音色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把钢琴比喻成一个交响乐队的李斯特不是在扯淡吗?
用指尖弹奏古典派的大部分作品也许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到了浪漫派和印象派这里,只用指尖弹奏就成了大问题了!
放平手指,用手指末关节的‘肚子’触键,会得到柔和的音色,因为指尖以外的部位肉比较厚而且柔软,触键的时候起着缓冲的作用,不像指尖那样直接和坚硬,另外伸得较直的手指强度比弓起的手指强度弱,也能起缓冲作用。
偏离指尖的触键部位,随着手指和键盘构成的角度变化而变化,手指越是伸得直,角度就越小,触键部位就越靠后。根据不同的音色需要,调整触键的角度,你可以弹出不同的音色!
也有很多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弹奏的时候几乎完全伸直了手指。如果大家仔细观察霍洛维茨古尔德甚至李云迪的演奏,都会发现他们的手指是直着触键,肖邦更不用说了,著名的伸直手指弹奏的钢琴家。这种弹奏方式有一种理论支持,就是弹奏的时候比用指尖弹奏更省力,应为抬手指的幅度比用指尖小。
我并不提倡大家模仿这些钢琴家的弹奏方式,但是只用指尖触键造成的音色缺少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许是你的老师,或者是你的老师的老师都只强调用这样的方式触键,于是一代代传下来你也会叫你的学生只用指尖触键,甚至你自己都不习惯用其他的部位触键,觉得很别扭。是的,改变一种经过多年练习养成的弹奏习惯是很难,但是你可以去尝试,熟练之后完全可以运用到实践中。
当然,辨别音色的细微差异,还要依赖你对音色敏锐的听觉。对于迟钝的耳朵来说,所有音色的改变都是徒劳,甚至会指责我是一派胡言!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