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提高练琴效率的几个办法

发表时间:2025/04/19 17:54:18  浏览次数:127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和其他学科一样,钢琴的学习过程也遵循着一个普遍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随着程度的深入,练琴时间也要适度增加,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但是在中小学的业余钢琴学习过程中,文化课的分量、家庭作业在不断的增加,势必对中小学生的钢琴学习带来影响,甚至造成冲突,致使许多的孩子影响了钢琴的学习,最后不得不中途放弃钢琴的学习,家长、教师、学生为此深感遗憾。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造成的影响,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谈提高练琴效率的几个办法。


一、从基础教学着手强化学生的独立能力。
      学生的启蒙阶段对将来的钢琴学习进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这—阶段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家长的督促指导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长期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为出发点是提高将来练琴效率的基础。如在识谱教学阶段,教师应着重于分析记谱原理的讲解,使学生对记谱法有理论的、科学的认识,最初的识谱教学可以在“无谱”或者用手画谱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证明事半功倍。如果急功近利逐个音符的施教或者分句教弹,势必对以后学生的识谱能力有着负面的影响,当然也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在基础教学中应当首先加强用耳朵学钢琴的概念。
建立学生分辨什么是音量、音色、音质的能力的基础。先有了声音的正确概念然后进行技术训练,使技术练习具有方向感、目的性。这样的技术练习才不会单一、枯燥,声音为技术提供依据,声音为技术提供服务。换句话说:耳朵对手指提出要求,过程也不例外。单纯的讲钢琴技术(乐感除外)其实是乐器的发声原理,理解了发音的原理就不至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上的“毛病”。技术不是目的,但技术训练在基础阶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实说到底,钢琴练习中的基本技术就是建立学生的责任心:对待键子准确的责任心、节拍准确的责任心、用力合理科学的责任心等等,也就是说有了这些责任心以后,手指怎样使用、其它部位应该怎样协调等,学生自身也会主动养成钻研技术的能力。逐步地解决协调手指的第一关节、掌关节、腕关节,小臂、大臂、肩、身体各部位的相互关系。
  三、学会“无琴”练习,建立“心中有琴”
      钢琴大师罗宾斯坦罗的邻居。见到他,佩服地说:“你真不愧是伟大的钢琴家,每天都要练习八个小时以上。”罗宾斯坦罗回答说:“你错了,我每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在练琴。”是的,练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有琴练习和无琴练习。中国古代也有陶渊明演奏无弦琴的历史典故,在这里,我们不是来谈他的美学思想,从钢琴的学习或者广义的说是器乐练习的角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把它有益的一面应用到我们练习的过程中来。当然,要做到无琴练习,首先必须是心中有音乐,脑子里装有器乐。我们留心就可以发现,很多乐器上有造诣者他们的手指无时无刻都在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变成了乐器,桌子、椅子都变成了键盘。一个坚持业余学琴多年的高中生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他和老师的交流中说:“课间我在课桌上可以练琴,放学路上我哼着学习曲子,练琴的时候我是在寻找平时想要的声音效果。” 这样的练琴方式大大提高了练琴的效果。
. 树立明确的目标,一段时间集中克服一个毛病。
     首先解决一个“立”字。解决五指不立和掌关节发紧,弱奏时有意识注意:不练琴时,有空儿就在桌子上练习抬指和立指。二是学会一个“慢”字。只有会慢练,才能逐渐加强力度,增加耐力,并为以后的加速打下坚实基础。三是防止一个“混”字。A大调-#f小调,降B大调-g小调,降E大调-C小调,这几套关系大小调,很容易混淆,指法易错,反复训练,强化记忆,经常巩固,直练到准确无误。四是采取分组练习法。将学过的音阶分为四组,每次练琴时先弹两组音阶,再弹乐曲,而后再弹音阶,交叉进行,每组慢练五次,快练一次,逐渐增加次数。除此之外,对于每次练琴中取得的小小进步,及时帮助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训练中的困难和挫折。调动他练琴的积极性。
   练习手指是钢琴演奏基本功的重要内容,练习基本功是弹奏钢琴的基础。十个手指的弹奏、力度、和各种的触键方式都是直接影响到钢琴演奏的重要环节,而对于手指的练习是为了更加独立、平稳、灵活、清楚自主的弹奏,比如《哈农钢琴练指法》它的每条练习都针对左右手不同的手指运动,独立、主动性更强,左右手都能够均衡的得到练习,使手指得到更好的锻炼,还有,什密特《钢琴手指练习》也是为手指练习所作,此外还有很多,但总的说来并不是你弹了多少,而是你是怎样去弹的,手指练习不像乐曲有好听的音乐来刺激你的听觉,而手指练习通常都比较枯燥无味,如不用心去弹,去体会,那手指的动作就会形成一种很机械的运动,这样是得不到任何效果的,因此,在做手指练习时思想要集中,要认真,要注意手指的变化,要保持手型的正确抬指,迅速下键有力,而下键后又马上将这一力量转移到下一手指上,同时还要注意节奏的变化练习,以及其他的变化练习来强化手指的练习。
  五、“密林寻宝”式的练习 提高练琴质量
假如有一群伙伴出外郊游,走的是同一路线、去的是同一地点,回来的感触也决不是相同的,有的人会说:“荒山野林没有什么意思。”可是有的人却拣回了别致的树枝儿、奇特的树叶,还有很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等等。钢琴的练习也是这样需要用心的去发现。音乐作品的表达除了通过速度的变化来寻找,还必须要做到分手、分段、分声部来仔细探究。
1、分手练习
  如果我们设想在钢琴演奏中有一只手不能正常给予配合,或者是双手互相凑合起来相互“关照”,这样的音乐作品一定是一堆“乱草”,到头来还要浪费大量时间重复练习。钢琴弹奏是以良好的单手弹奏为基础的,单手练习并非只为了读谱的准确,还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换个说法应是为了寻找合理的声音,通过声音表现合理的音乐。音乐进行的方向应该是横向的,而不应该是上下“对位”的纵向关系。分手练习是练习一件钢琴作品的重要环节,只有左右手具有独立演奏能力,然后通过双手协调配合的大量练习才能够完整的驾驭一首音乐作品。
  2、 分段练习
任何一件钢琴作品都会有其或深或浅的难点,但在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全部是难点。技术上的难点有可能只是几个段落或者几个小节,如果用一种从头到尾反复的来回练习,那就会大量的浪费时间。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除了进行分手练习之外,还需要把难点抽出来分段、分节的练习,使其速度、力度、音乐表现与其它段落统一,然后进行其前后的衔接训练,最终达到音乐作品完整的目的。当然,音乐作品的完整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开不矛盾,如果解决不好难点的演奏能力而去追求完整的作品表现,那是永远都不会做到的。
3、 分声部练习
  周广仁教授在—次讲座中说过:钢琴演奏中,左右手的音色、音量都不会是相同的。当然我们在这里不能钻牛角尖,双手交替衔接共同表现同一旋律或单声部的作品或作品片段是相对较少的特例。绝大多数的钢琴作品都是以多声部的表现居多,起码具有旋律声部、伴奏声部的进行可能出现在左手也会是右手,分手练习是很难听出中声部的完整性的,必须首先分声部练习,分别进行两个声部练习之后,分别进行两个声部这间的配合、音色的对比,最后达到三个声部的层次清晰。即使有些作品是明显的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也不能忽视了伴奏声部的练习,使其以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的配合,共同完美的表现音乐作品。
  总之,良好的练习方法、正确的练琴态度会大大提高练琴的效率。技术练习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均等的,要看对待技术的方式、方法,正确认识其目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究,认真发现并解决问题,苦练加巧练使每一次的练习都有一定的突破,最终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