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从音乐美谈钢琴曲《兰花花》

发表时间:2025/01/11 18:45:31  浏览次数:30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黎静豫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国钢琴音乐近百年的历史中,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在汲取了西方钢琴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又凸显中国风格。本文以中国风钢琴曲《兰花花》为例,通过简单介绍其作品的音乐风格,从音乐美角度出发,探寻其蕴含的自由美与悲剧美,挖掘其美学意境。

《兰花花》;音乐风格;自由美;悲剧美;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钢琴音乐在与中国传统音乐一脉相承的基础上,还吸取了西方古典乐的优秀传统,形成了中西气质文化兼并的钢琴音乐。在发展的借鉴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音乐教育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视,毛主席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大大激发了创作热情。在这期间,代表作品有:汪立三的《兰花花》、王建中的《云南民歌五首》等等。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旋律清新,风格多样,情感淳朴,反映了积极的社会精神。作品元素虽然大多取材于民间曲调,但加以多变的节奏音型与和弦变化,用对位法或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改编而成,给民族调式和声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基本表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发展内容。中国钢琴音乐不断地发展为民族与世界相结合的独特音乐。

钢琴曲《兰花花》,取材于陕北民歌《兰花花》,是由著名作曲家汪立三先生于1963年改编创作的,旋律简单优美,被列为全国钢琴考级曲目。汪立三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是典型的中西融合特点的突出代表。作品背景故事来源于歌曲《兰花花》,歌曲描绘了一个旧社会的美丽姑娘兰花花悲惨的命运,在封建的时代她与一位红军战士情投意合,但战士须完成任务远赴战场,两人不得不分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父母对此事非常恼火,觉得败坏门风,因此强迫她嫁给不喜爱的人,先是嫁与恶棍任小喜,后在他死后,又被迫嫁给一个麻脸富人,兰花花最终不满社会的腐朽、不满父母的保守以及对情人的思念,在这种痛苦下郁郁寡欢而死。战士回来了悲痛欲绝,写下来这首《兰花花》。歌曲旋律属信天游曲调,悠扬柔美,节奏舒缓自由,语言情感丰富真挚。而汪立三创作的钢琴曲《兰花花》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原歌曲的韵味,且整个性质更加富有戏剧性与悲剧性,这首曲子是钢琴里面的经典作品之一。接下来将探究该作品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来挖掘其美学意境。

一、形式美

(一)富含民族性

歌曲的音乐元素主要为信天游,旋律多为哭腔唱法,钢琴曲《兰花花》在保存原曲的主题旋律的同时又运用了钢琴的演奏释意,魏廷格在他的《汪立三的钢琴创作》中说:“……更带有作曲家个性特点的,是他探索了一种钢琴用民间唱法‘歌唱’的技巧。可谓钢琴的土嗓子,使乐曲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气息。”该作品中,加上作曲家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模仿人声的发声音效等,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了“兰花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使其更加深受欢迎。

它取材自流行于我国陕北的民歌,对此加以改编创作后形成这首短小精悍的小曲,旋律优美动听,情感丰富。改编后的钢琴曲成功保持了歌曲的主题,并且采用了变奏曲式的结构,由A、A1、A2、A3、A4五个部分组成,四个变奏紧扣主题。此外,还使用了具有陕北风格特点的四度音程的甩腔、频繁多变的节拍和柔缓的节奏,形象生动地把主人公兰花花的少女形象刻画了出来。

主题第一次出现(1-8):在此的速度为慢板,在演奏时应富有表情地、自由的发挥,就好像是在描述主人公兰花花美丽大方的陕北姑娘的形象,曲调优美,情感流露,非常具有民歌特点。从演奏角度上讲,必须抓住线条的走向,把强弱色彩做出来,用慢触键深下键的方式把主题旋律表现得富有歌唱性。

变奏二:该段中节奏继续加快,右手为双音,要求要弹得整齐、均匀,并且富有表情,有突出的重音,从而能让旋律线更加明朗、更有动感。左手则是模仿梆子的声音。第35个小节进入了变奏二的扩充段,出现了不协和和弦,速度突然放慢,营造了一种沉痛的曲调,气氛非常凝重。

变奏四:当兰花花主题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进入了变奏四。第一句与变奏一基本一致,右手在高音区刚劲有力的和弦是非常重要的,是刚劲有力的,要很突出;左手为波浪式的织体,速度由快而慢,最后逐渐缓慢下来,以此表现了兰花花追求婚姻资助的坚强性格与强烈的反抗精神,一种急切渴望的心情,内心充满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呼吸”的运用

钢琴与声乐一样,非常讲究气口的运用,即“呼吸”的讲究。在钢琴演奏中,有时观众听到的“紧张”的感觉,也就是说“心理紧张”,就是因为呼吸不当造成的。在讲究“气”的中国古代美学中,这种方式则更为注重和严谨。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中,艺术表现的内容就是“气”。在古代艺术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宇宙、人生的本体,是美的根源。艺术表现了“气韵”,就表现了生命的形式,就表现了美,也就表现了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陕北民歌《兰花花》是一首当地陕北方言的民歌,歌词上夹杂着很多个当地说话的惯音,如“那个”、“呦儿”等语气词,作曲家多用装饰音来体现这种方言特点,弹奏时可以轻巧、稍快的把装饰音带过即可,给人欢快愉悦的感觉。

尾声:此段再次出现不协和音调,但速度和力度都有所放慢,这些音调使乐曲往悲剧性的方向发展,最终全曲采用慢板琶音的形式,有表情的、有表现力的,慢慢压抑地结束了全曲。创造了悲伤真挚的情景。

二、内容美

(一)向往自由的美

该曲的自由美,包含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故事情节所体现的女主人公反抗封建压迫、誓死捍卫爱情人身自由的大无畏精神。钢琴曲《兰花花》是一首颇具民族特色的作品,且又融合钢琴表现音乐的特点,既有民族气息又不乏时代感。它不仅表现出了兰花花的美丽,还融入了其悲痛、挣扎与反抗的各种情绪,在比较短小的结构形成了叙事性、悲剧性和戏剧性的鲜明对比。该曲的背景故事发生在思想保守落后的封建时代,它歌颂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性代表——兰花花勇于追求幸福并敢于与封建旧势力斗争的顽强精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曲首先用山歌的味道把兰花花甜美羞涩的女性形象刻画出来,并随着音乐标题由山歌、说媒、逼婚、秃坟到反抗,最后誓死捍卫自由而逐渐产生情绪的变化,均表现出了伟大女性的英姿,充分的体现了故事发展的情节和脉络,深刻地表现了劳动妇女反抗封建婚姻制,大胆地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斗争精神。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素来有着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即使在保守压迫的封建时代饱尝屈辱和磨难,也没有自弃沉沦,而是始终怀揣梦想,向往光明的未来。不可否认,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男耕女织,正是这种物质生活孕育了中国人发封建意识形态。而兰花花一生下来,似乎就要承受无法推卸的封建礼教所赐予她的命运。但是兰花花在经历几番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始终选择忠于内心、选择忠诚,虽然自己的生命结束了,但精神永存。这是该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奋发精神,也是欣赏该作品的另一独特视角,其崇高的思想品质为该曲增添了更多意义非凡的色彩,是一种具有强烈的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

其二是全曲对自由节奏把握,体现了中国作品自由风“散板”的魅力特点,把背景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作品追求意境深远,有着“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其对自由节拍的掌握颇有讲究。全曲采用变奏曲的手法展开,但又不是变奏曲,而是采用叙事性的手法谱写成的三段曲式。它把每个故事情节都赋予了标题,加上独特的和声织体的运用,包括三度音程以及附加音的使用,赋予了民歌艺术化的韵味。乐曲中利用无限延长的尾音使得速度变得相对自由,并具有一定的惯性,由此演奏者通过对速度、节奏、触键等方面的掌握,可以结合故事的中心思想与作曲家的感受真切地表演出来,是一种以气质取胜的美。

(二)彰显悲剧性的美

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悲,就没有文艺中的悲剧。悲剧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悲的反映,但悲剧性不等于悲与悲剧。悲剧性是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指正面人物遭遇不幸所体现出的美,是一种特殊的美。它代表进步力量和社会正义的人物在现实斗争中遭受严重的苦难或死亡,并只存在于人类社会领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中。

钢琴曲《兰花花》整曲的结构虽然较短小,但是很好地形成了叙事性与悲剧性的对比。优美的旋律不仅表现出兰花花的美丽动人,还容纳了悲痛、惊慌失措、反抗等情绪。她的事迹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现世悲剧,揭示了旧社会下层女子悲惨的人生命运,反映了落后保守的礼教阻挠人的自由情感生活的事实。可以说兰花花是一个悲剧人物,虽然她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但代表了反抗与正义,其反抗精神引起人们的赞美,其苦难和死亡引起人们的悲愤,这是一种能引起人们深思的悲剧性的美。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兰花花的死,代表了旧事物的终结,预告了新事物的创生。她的美好追求、善良愿望不仅为能得到认可和实现,反而遭受到了肉体的或精神上的毁灭,这给人的感觉是悲痛怜悯的、同情的。但是通过这种不幸与死亡充分展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充分显示了人生的价值,在同情和怜悯中,人们能进一步与悲剧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能与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感同身受,看作仿佛是自己追求的失败,悲剧性的美更加深刻地留在欣赏者的心目中,是对丑的否定,是一种肯定与礼赞的美。

三、结语

《兰花花》这首钢琴改编曲,用键盘乐器形象地表现出了叙事性民歌的旋律,音乐与演奏风格独特,音乐美学思想丰富,是一首故事情节与内在精神实质紧密相连的代表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与深刻内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钢琴音乐会奏响更响亮的篇章。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