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王建中钢琴曲《浏阳河》的民族风格探析

发表时间:2025/01/11 06:05:14  浏览次数:41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摘要:钢琴曲《浏阳河》是王建中先生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来的。本文通过对钢琴曲《浏阳河》的旋律、节奏、结构、和声等七方面特色解析其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力求更好的演奏中国风格钢琴曲,实现民族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钢琴曲《浏阳河》;民族风格;探析


一、引言

钢琴曲《浏阳河》于1974年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根据唐壁光作曲,徐叔华作词的同名歌曲《浏阳河》改编而来的,充满着浓郁的湖南地方风格。在该曲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既保留了原主题旋律五声音调的特点,还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特别是融合了湖南地方音乐素材,并充分运用钢琴的许多表现手法使和声音响变得丰富饱满,通过钢琴乐器的交响性,把民歌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推动了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成为中国改编曲的典范之一。

二、乐曲的渊源

歌曲《浏阳河》出自湖南省湘江文工团1950年10月创作演出的小型歌舞剧《双送粮》,是其中的一段男女声对唱。词作者是徐叔华,曲作者是唐璧光,由朱立奇、齐芝田配器。歌曲《浏阳河》的旋律非常优美,朴素上口,歌词亲切动人,既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歌颂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打江山、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伟大功绩,所以在全国很快流传开来。歌曲《浏阳河》为五声微调式音阶,它的四句结构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组合方式,起句将浏阳河千呼万唤驶出来;紧接着承句的波浪式旋律线条意味着浏阳河水缓缓起伏,婉转的旋律加上亲切的歌词使听众的脑海浮现出波澜壮阔的河水涌入湘江的场面;转句音调一转,由对自然的景观的赞美转向了人文情怀;最后音乐在合句里让主题的情怀得以抒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生活的珍惜。乐句的旋律一波三折、意味深长,歌唱了翻身做主人的人民群众对党和人民领袖的爱戴之情。

三、钢琴曲《浏阳河》的民族风格探析

由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曲《浏阳河》是对我国悠久音乐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的钢琴语言体现了作曲家善于吸收西方乐器的特点并使之融合在传统的音乐特质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教学和演奏的实践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因此,要实现对钢琴曲《浏阳河》的理解与演奏,就需要深入研究其民族风格。

(一)民族风格的旋律

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注重音乐的横向流动与线条的流畅。钢琴曲《浏阳河》一方面继承了传统音乐中旋律线条十分突出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注意充分挖掘钢琴这一多声乐器的表现性能,通过音区、变奏、装饰音等各种手法的运用,来丰富和发展旋律线条。在《浏阳河》中,为了追求不同的音色以及充分地利用和发挥钢琴宽广的音域及表现力,作曲家将旋律作出不同的音区处理。高音区激情高昂、中音区和缓细腻、低音区厚实苍凉,主旋律开始在高音部,反复一段则到了中、低音声部,反之亦然。这种通过音区的变化来使旋律的重复再现获得不同的性格情绪与音响效果的手法在王建中先生的钢琴作品中非常之常见。同时,钢琴曲《浏阳河》继承了民歌旋律发展的变奏原则,在保持主题的基本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对旋律作润饰,例如主题的第一和第三变奏非常相似,形成了既有对比和变化,又非常协调统一的前后两段。王建中还经常会运用一些装饰音如倚音、颤音等来模仿民歌或器乐的歌唱、演奏特点,以突出旋律本身的民族风格。钢琴曲《浏阳河》运用了7次上波音,使旋律产生水波荡漾的浪花形象,在作品第37小节和第45小节分别运用了2次双音倚音,营造出荡气回肠的古琴音韵,在乐曲的第三次主题和尾声部分运用了3次短倚音,增添一波三折的韵昧,作品中还大量运用了琶音演奏技法,描绘出水波荡漾的秀丽景色。因此,钢琴曲《浏阳河》的旋律大多有鲜明的东方音乐的特点与浓郁的民族音乐韵昧。

(二)民族风格的节奏

由于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的时间观念,形成了音乐中弹性节奏的观念。注重节奏的抑扬顿挫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之一,西方音乐对此的解释是节拍的强弱变化,东方音乐则称之为板眼。

钢琴曲《浏阳河》在节奏上的抑扬顿挫非常明显,即使在一个长音中也有节奏的顿挫,如第一乐句结束的第9小节上的和弦音,需要节奏的松弛和延长,为前一乐句的收尾和下乐句的进入做好准备。乐曲中的第52和82小节中的散板,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节奏特征,即在音乐演奏中的渐快、渐慢和速度自由伸缩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因此,该曲在演奏时要注重旋律的律动感,把握住节奏的张弛,发挥节奏的自由度。同时,乐曲在速度上多次的转换,速度从开头从容的76到中段急促激动的96再回到结尾部分宽广的48,展现了对祖国秀美的山河的赞美和乐观主义的革命情怀。

(三)民族风格的结构

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依附于内容,音乐大多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而展开。段落的布局相对自由,往往表现为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散一慢一快一最快一散),这属于中国音乐一种比较普遍的格局。

从歌曲《浏阳河》的结构看,全曲总共17小节分别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乐句结构为:4+4+4+5。在王建中改编成的钢琴曲《浏阳河》中,在原歌曲基础上,将原主题加花变奏扩展变化,共83小节,分为六部分:引子+A+AI+B+A2+尾声。运用多次重复主题的方式将浏阳河水“弯过了几道弯”的百转千回、摇曳多姿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曲式上符合原曲的民族特色。乐曲的主题有三次完整的呈现,引子之后的第一次呈现,由右手弹奏旋律,左手以柱式和弦音和琶音伴奏。第二次出现由左手弹奏旋律,右手以分解音型作伴奏,之后通过民族五声调式的分解和弦作华彩段的连接引出主题的第三次出现,最后在意犹未尽的尾声中结束全曲。全曲虽用由一个主题加以变奏,但并不感觉重复,与我国传统音乐渐层结构一样,也就是音乐一环扣一环向前发展,段落之間浑然一体,紧密联系。

同时,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因为华彩段的扩张,起着近似中段的作用,主题第三次出现与第一次仅有细微变化的重复。因此,曲式结构也类似于有所省略再现部的三部曲式。由此说明了作曲家实现了传统中国音乐结构与西方音乐曲式的完美结合。

(四)民族风格的和声

在多声部音乐的构成要素中,和声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民歌《浏阳河》原为五声C微调式,在钢琴改编曲中,王建中采用了五声E微调式,通过钢琴乐器的宽广、立体性的织体丰富了原民歌的单声性的旋律,实现了多声性的钢琴创作。王建中先生在钢琴曲《浏阳河》中,以三度结构的和弦为基础,运用变化发展的手法进行创作,融合了中国风格的旋律与和声。

《浏阳河》的引子部分,旋律是五声调式,右手高音区是四五度平行进行,这是源于民族乐器笙的和音方法。和声进行中应用了非五声音阶音D、#D、#G音,但并未改变宫音的位置和调式的中心,属于七声性的扩展方法。融入的手法非常巧妙。这种方式淡化了和声的功能性,使之与五声音阶旋律相融合,增加了和声的色彩性和民族性。

《浏阳河》的主调是E徽,旋律的第一乐句落在宫音上,因此和声以A宫调式配置,第一小节是附加六度音的主和弦,第二小节为附加二度音代替三度音的属和弦。乐曲的结尾部分属于典型的传统和声终止式,和声进行是下属功能进行到大属和弦(加变徽),然后以八度同音结束在主音E上,低音是连续的上四下五,但琶音式的五首音阶旋律走向,低声部空八度和弦的平行进行又展现了作品的民族色彩。同时,钢琴曲《浏阳河》大量用到了模进和离调手段,充分发挥了民族调式的游移性和双重性特点,并且在和声结构内部巧妙地处理了一些特征音,规避了这些特征音的功能性倾向,丰富了调式色彩。

(五)民族风格的织体

中国民族音乐注重各声部旋律自身的横向性线条展开,大部分为单声部音乐。即使是多声部音乐形式,它也只是主要靠对比和模仿来将各声部的旋律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形式。王建中先生的钢琴作品则常将西方复调作曲技法与中国五声调式揉合在一起,从而创编成具有复调风味的钢琴曲。笙式的平行四度,筝式的琶音,打击乐式的节奏和不同和弦的碰撞声等,这些织体手法在王建中先生的钢琴曲《浏阳河》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钢琴曲做《浏阳河》中的第71小节中,右手是旋律,左手采用等时值流动的对比式复调写法,这种手法在王建中先生的钢琴作品中运用比较多,此时和声功能及法则都退居其次,各声部旋律线条的起伏推动了音乐的流动。声部之间在乐句结束或开始处常用同一音级叠置,这种首尾叠置的方法,实际上是多声写作中,颇具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新型的“鱼咬尾”的连接法。

(六)民族风格的意境

情境交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之一。钢琴曲《浏阳河》是一首反映新中国成立以后,歌颂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表达了对祖国美好山河及人文环境的热爱之情。整首曲子演奏速度轻快、明亮,和声和复调完美结合,以歌唱性的曲调把听众带入樂曲的意境中。同时节奏的弹性也表现得如同流水一样的自然均匀,刻画出“月下浏阳河,波光印小舟”的美妙意境。

(七)民族风格的演奏方法

演奏钢琴曲《浏阳河》,需要掌握原创民歌的独有韵昧以及钢琴歌唱性旋律的触键技巧。由于原创民歌声腔上的演唱特点,在演奏钢琴曲《浏阳河》时要感觉旋律音是揉进键盘的,而不能用颗粒性的弹奏方法,运用手腕在钢琴上做水平的横向运动,轻轻带动手指在键盘上演奏。而且由于原创歌曲受拖腔的影响在速度和节奏上有较多的自由度,特别是句尾的任意延长记号,因此,在钢琴演奏时既要处理得余音袅袅又不能拖沓,需要用心感受。作品中多次的速度转换和过渡都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弹性特性,如何实现音乐进行中的松、紧、快、慢的变化并保持统一,需要演奏者对旋律的掌控来统一全曲的速度,通过对音乐情绪的张弛带动速度的变化。

在钢琴曲《浏阳河》中,王建中先生以简洁的编配手法和充分钢琴化的织体将富有民族韵昧的旋律音调与西方特质的钢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现出良好的融合性,更展现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钢琴曲《浏阳河》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的舞台上,对此后的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