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译自美国钢琴家及音乐学家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的《钢琴作品描绘性分析》一书,内容解释“叙事曲”一语的由来、肖邦的叙事曲和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关系,并分析肖邦的第
一、第二和第三首叙事曲。
关键词:叙事曲;密茨凯维支;《康拉德·华伦洛德》;《希维德什湖》
—这种说法证明他对于这个题目无甚知识也无甚兴趣肖邦为这些作品选用的法文一字源出于普罗封斯语,意为舞蹈歌曲, 而这个字又源出于跳舞现代英语中的, ,也都同出一源。在意大利文中,意即舞曲,和响着的曲子、演唱的曲子相区别。和原指当跳舞时演唱或伴奏舞蹈的曲子。但舞蹈因素很早就消失。法文的像英文的一样,指适合于歌唱或背诵的短小而通俗的叙事诗。是故事诗,它和史诗的区别是比较短,音调较不庄严, 所涉及的是个人生活中的事件,而不是构成史诗主要领域的历史和神话题材。真正的叙事曲述及某些武士的勋绩,某些民族的插曲或某些爱情和冒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肖邦为他的器乐曲选用这个名称时,严格地保持着它的定义和它的字面上的特点与意义。
肖邦的叙事曲有四首,在他的钢琴音乐中位于最富于创造性的最动人的作品之列。它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曲式,它们的表现和适用的可能性, 它们对每一种感情范围和描写范围的适应性几乎都是无限制的。它们为一群或多或少有才能的追随者, 为那些不屑束缚于循规蹈矩的作品的形式和规则的、大胆的、无宗派的人开了路, 是很自然的他们的作品在血统上很相似,但各有不同的名称,如叙事曲、新事曲、传说、寓言、童话等等,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而且显然个性化的作曲学派,其中叙事曲的作者肖邦是始创者。他的叙事曲以其明显的朗诵和叙述风格与其他各种作品相区别。
肖邦按照用于现代文学上的涵义来使用叙事曲一语—指一种短小的、富于诗意的叙述,一种小型的史诗,以与诗歌中的抒情的、说教的和戏剧的形式相区别。他意图使音乐中的叙事曲与诗歌中的叙事诗相平行,他的创造才能和艺术趣味提供并完成了一种完全适合于这个目的的形式它既不像回旋曲,也不像奏鸣曲快板,又不像自由的幻想曲,虽然在某些地方都和三者有些相似,它和任何一种舞曲形式更不相像。它使我们较多地想起较大的、较复杂的歌曲形式,如舒伯特等人为歌德、贝尔革、乌兰德的气概不凡的德国叙事诗所作的曲但它的发展是宽广的, 同时是较为扩展的,更合于逻辑的,足以在更大程度上显示积极的音乐家的身份。
肖邦的才气横溢的传记作者卡拉索夫斯基一论及叙事曲说“有人把它们看作回旋曲的变体另一些人更正确地称它们为诗的故事。真的,它们具有叙述的声音由,这是由和拍子特别完美地奏出的,这使它们和现存的各种形式有本质上的不同。”从这些对于肖邦的生活和作品都很肤浅的学生也很明白的事实看来,我们常常听到甚至在书本上看到嘲笑似的暗示说,作曲家称这些作品为叙事曲是为了找不到更好或更适当的名称这个名称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和特点,既不是根据作品的形式也不是根据作品的内容而如此称呼的这种说法是很奇怪的。
事实上,根据肖邦年在莱比锡会见舒曼时对他所说,他的叙事曲都是直接基于波兰大诗人、波兰浪漫派之父、作曲家的同时代人和朋友亚当·密茨凯维支的波兰诗而写成的。密茨凯维支的炽烈的爱国热情、对民族主题的深思熟虑和热情洋溢的创造力,使他为他的同胞和兄弟艺术家、音乐诗人肖邦所衷心喜爱。要估价密茨凯维支对肖邦创作活动的刺激作用是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肖邦的音乐获得了全世界的名声,而密茨凯维支的诗则在他自己男女同胞中狭小的、有文化修养的圈子以外很难听到,这也许主要并不是由于作曲家的才能高于诗人, 而是由于肖邦精炼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方法普遍为人所理解的缘故。波兰文只有少数人懂得,他们在有四海兄弟思想倾向的人中也是很少的,波兰文是不适于译成非斯拉夫语言的。肖邦一定很快认识到自己深深受惠于他天才的同胞,当他把这四首叙事曲中经过诗人之手已经溶化到艺术生命和艺术的美中去的思想观点和生活经验译成自己所喜爱的音乐语言时, 引起了他的创造力的高度飞翔。
虽则作为密茨凯维支某些叙事诗的音乐改编曲的来源是无可争辩的,但常常存在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人们至少是我们中间的某些人对这样的问题怀着极大的兴趣某一首叙事曲是以哪一首叙事诗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诗人诗中的,以其艺术力量和艺术美感动波兰少数读者圈子,后来在肖邦的笔下再生,而在音乐世界中造成范围远较广阔的影响的特殊经历或特殊事件民族的、个人的或想象的是什么使这一活生生的艺术胚胎从原有的形式获得新生的、浪漫的和戏剧性的联系的特别微妙的宿缘是什么简言之,每一首叙事曲的艺术要素是什么,并从何而来要是我们能找到它的源头,并熟悉肖邦灵感的来源,正确地理解和解释这些作品中任何一首的创作实践就很容易了。至今还没有人成功地做好这一工作。很少说英语的音乐家能读密茨凯维支的波兰文原著他的著作的译本是贫乏、不完全而难于获得的。本文作者经过十五年辛勤不倦的探索和阅读了无数著作,确信终于找到了四首叙事曲中至少三首的灵感的源泉,这是可以引为满足的他向读者提出研究的结果,希望把从这一系列研究所得到的兴味和乐趣分给别人。
这里所提出的说法和结论的正确性也许会引起疑问,我可以说,它们所根据的一部分是现存的但刊本广为分散的确切的历史资料一部分是从和作曲家本人享有交谊的人那里收集来的直接的传闻一部分是把作品和据推测和它们有关的诗作比较并经过审慎考虑之后作出的论证。我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小调第四叙事曲,我还像读者一样完全茫无所知,我衷心感激地欢迎能够找出这方面那怕最微小的线索的人给我以启示。
《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
以下是它的内容梗概
当世纪的后半叶, 一个强有力的宗教、政治和武装骑士团“ 红十字骑士” 统治着波罗的海沿岸现属俄罗斯版图的广大领土, 它和立陶宛进行猛烈的斗争。当时立陶宛是一个独立公国, 后因执政亲王和波兰王位女继承人结婚而和波兰联合, 建立波兰王室中著名的王朝。斗争是漫长而惨酷的。虽在数量上占劣势并常常战败的立陶宛人起而以英雄气概保卫他们亲爱的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最后, 统治他们的亲王和被崇拜的领袖战死了, 军队溃不成军, 少数残部逃避敌人无情的追逐, 进人山上的堡垒这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实际上已被征服, 并被迫忍受着最残酷和暴虐的压迫。
在被条顿骑士团当作名副其实的奴隶的囚犯中,有战死的亲王的七岁的小儿子一一个聪明的、早熟的、可爱的孩子,在骑士团首领家中充当了一个时期的侍童后,大获老骑士的欢心。
穿上游吟诗人的外衣,努力完成这个秘密使命。他发挥诗人的雄辩的口才,在少年的精神上下工夫,唤起他的责任心,唤起他的荣誉感、远大的抱负和爱国心,使他同情他的被压迫同胞所受的虐待,使他为被杀害的父亲报仇, 鼓舞他潜藏着的英雄气概,使他坚强起来,有坚定的决心。随着他的影响的一天天加深,少年公子的开朗的眉宇变得阴云密布,微笑从他的嘴唇上消失,他的明亮的眼睛变得愈来愈深沉和暗淡,并充满坚定的决心。
最后, 时机来到。在一次对一群起义的立陶宛人的镇压中,康拉德和他的顾问离开了他们的伙伴,假装被俘, 加人了他们自己同胞的队伍,受到最热烈的欢迎。其后两年是康拉德一生最幸福的时期。他全心全意投人到为祖国而战的狂烈的快乐中去,献出自己所有的勇气和本领,和在红十字骑士的宫廷和军营中用心学到的一切武艺,为祖国服务但在短暂的余暇中还是找到了时间向立陶宛姑娘中最美丽和最忠贞的女郎求爱,并找到了妻子。有一个时期,在爱情的欢乐和豪迈事业的兴奋迅速交替中,他的生命的脉搏有力地但忐忑地跳动着。爱情的私语和刀剑的铿锵相交替,蜜月的柔和的灯光和熊熊的营火相交替但他的幸福命定着是短暂的,更严肃的义务、进一步自我牺牲的忠心有待于他来担当,而他的老练的顾问依然在他身旁策动计划并督促计划的执行。他的长时期积弱、分裂、焕散的亲爱的立陶宛已不可能在广漠的田野中和她强有力的、训练有素的、装备精良的敌人抗争。只有某种大胆、巧妙而有远见的战略可以挽救她这样一种战略在年老的行吟诗人心中已经胸有成竹。他的雄辩的声音又像命运的呼唤一样送进了康拉德的耳鼓“看吧,这样做法这个人就是你”
康拉德和新娘伤心地告别,他离开了那地点已经足足十年回来时样子已改变得难于辨认,用了一个假名,拥有在和撒拉逊人的战争中获得的财产、名誉和随员。红十字骑士的年老的首领已经死去,康拉德毫不费力地被选为继承人于是就开始复仇的事业。凭他作为首领的绝对权力和他机诈的外交手段,他使骑士团陷于内部倾轧,耗尽了国库,浪费了资源,削弱了兵力,并尽一切可能摧毁它的实力,最后使骑士团军队的精锐在对立陶宛人的一次冬季战斗中全部被歼灭。当时红十字骑士堕入了陷阱,遭遇到伏兵,受到他的同胞预先秘密布置好的计谋的无情打击。
这一反叛的过程,论其在计划中和执行中的果敢、巧妙和深谋远虑,在历史上是难于找到第二个例子的,它完成了武力所不能完成的事业。骑士团的力量果然被摧毁,立陶宛得到了解放。但康拉德的生命和他的幸福,成为他的爱国主义的代价。他没有再看到过他的亲爱的新娘,只有一次,那是在他被处死以前隔开了地牢的栏栅的悲惨的离别。据说他从严肃的老行吟诗人的嗓子第一次用代表不可动摇的义务的号角之音鼓动他的爱国心那一刻起, 直到他的高傲的脉搏因秘密法庭的短剑刺下而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为止,从来没有微笑过。他的身份终于被发现他当然要受到审判,被定下背叛骑士团的罪名,并忍辱死于先前的伙伴之手。
密茨凯维支诗中所处理的,也就是肖邦在《小调叙事曲》中所再造的悲惨而激动人心的故事是这样的,肖邦并没有逐字逐句、按步就班地进行, 而尽力强调了它的精神、性格和寓意。
它以一个简短的但藐视地挑战似的引子开始, 这是战斗的号召,使人想起罗马论客有名的演说“朋友们,我不是来谈论的你们全都知道我们奴隶身份的故事。”接着第一主题也是主要主题进人,它象征老游吟诗人的强有力的个性和坚定的师傅的声音,用阴沉而坚决的,严肃、刚直而像命运一样无情的乐句表现出来它讲述一个被奴役的、等待着解放的民族所受的虐待要求报复讲述对于义务和爱国心的命令式的召唤有如其他不断引入的对比的、冲突的主题和经过句所鲜明地暗丙亏的那样,每当年青公子的意志摇摆不定,因疑惑和凶兆而犹豫的时候,因迷人的诱惑而心动,不愿进行出生人死的、考验灵魂的冒险事业的时候每当他的内心有时不可避免地仿徨于欢乐日子的依依不舍的回忆,仿徨于宴会和比武的光彩, 仿徨于在他所报效的骑士团的旗帜下的尚武生活和自鸣得意,仿徨于快乐的青年同伴的活泼的猎号和成年时期第一次恋爱的好梦时,第一主题总是在作品中作为主导动机不断地出现,他所仿徨的一切都为一个伟大而无情的目的而牺牲。师傅的声音总是召唤康拉德回到英雄气概,回到光荣而艰苦的完成义务的道路,它是这么庄严沉着、安详果断,它是不可反驳的,它最后战胜了一切其他的想法。结束这一作品的激动的急板描绘战斗的猛烈的骚动和急剧的冲击, 描绘为了崇高的理想而耻辱地死亡的自我牺牲它以镖悍的、欢呼以鲜血换来胜利的呐喊结束。
这一叙事曲虽是比较早的作品, 却是肖邦最悲壮和具有戏剧性力量的作品之一流亡的波兰爱国者的主观的个人情绪通过它的阴郁的激愤, 它的拼死的勇气和它的猛烈的反抗吐露出来。
《康拉德·华伦洛德》有潜藏的政治意义,它侥幸地逃过了俄国人的注意,被准许在圣彼德堡出版,它引起了每一个波兰人的共鸣,这对于它的广泛流传所起的作用是不小的。世纪四分五裂和备受压迫的立陶宛代表着世纪的波兰,而暴虐的条顿骑士团代表俄国的压迫。所讲述的一个亲爱的但被蹂踱的国家所受的虐待、在外国统治下的激愤和怨恨,以及为自由和报仇而诉诸武力,都是为波兰而说的,波兰的读者是会这样感觉到的。康拉德对征服者的悲惨的复仇是所有波兰爱国者希望最后推翻和惩罚暴君、重见波兰独立的一幅图画。
《F大调第二叙事曲》(作品47)
《第二叙事曲》是本文所述三首叙事曲中最不受人喜爱和最少演奏的一首可能是由于它通过突然的对比表现出来的情绪各趋极端,它的突然的、惊人的、似乎无缘无故的速度变更,使人难于理解,更难于解释,甚至完善地演奏时也难于怀着理智的同感去领悟它。
它以一个简单的、不露锋芒的主题开始,在大调上,音乐语言的朴素坦率,以及奇特地缺乏作为这位作曲家所写旋律的通常特征的炽烈的热情和色彩,几乎是太一目了然,太天真烂漫了。它冷静、纯洁、无动于衷,但柔和而幽雅可爱,漂浮在朴素的伴奏的轻轻地搏动上,像通向冰河的山湖的晶莹的涟漪上一朵雪白的、鲜艳芬芳的睡莲。突然,没有预兆也没有明显的理由就爆发出一阵狂烈的愤怒、痛苦和冲突的风暴,好像笼罩着愁云惨雾的巨大的铜像因一次战争的爆发而熔化为一道河流,倾注在和平幸福的田园风味的美景中。
愤怒的风暴几乎突然消退,或者不如说退到了远处去,好像它的骚动是隔开了墙壁传来的。接着第一个朴素的主题回来,它的古朴的天真烂漫表现出可爱的宁静,但立即融化为一系列悲哀的小调终止式,有如悲枪的陈诉、热诚而坚持的恳求,它为简短而匆促的高潮所阻,高潮包含丰满而结实的和弦,像在无边黑暗中光明之子的顽强的反抗,他们信赖着战斗之神万能的权力,确信会获得胜利。温和的第一主题又出现,继之以那些恳求似的小调终止式,和坚强、勇敢的高潮的再度出现,接着暴风雨又以新的强度爆发出紧张的生死斗争、恐怖的痛苦和汹涌澎湃地冲突着的音的洪流,好像人和鬼在旋风中决战, 在这里海洋和火焰的基本力量遭遇在一次生死的斗争中。
急板的“终曲”是暗淡的、狂喜的和声的一次激烈的驰骋,暗示一种勇敢的,但受过痛苦的考验的精神气质, 控制着悲痛,驾凌于灾难之上,并且威风凛凛,不顾表面上的战败。在尾声形式的结束段落中,第一个旋律回来了, 变得有些悲切,但依然是温和的,在小调上悲痛地结束,好像在说“经历了虐待、灾难和痛苦,现在又是和平。”
毫无疑问,这一作品揭示出两个形成尖锐对比的极端相反的因素其一是安静的纯洁,其二是激昂的热情。我们只要单听音乐,用不到研究历史根源或侧面知识就可以充分肯定这一点。读一读鲁滨斯坦关于这一作品所说的话,看看他的艺术本能引导他去发现它的现实意义是多么中肯,他写道“要是解释者不觉得有必要向听众表现一朵被阵风吹下来的花,风对花的抚弄,花的反抗,风的激烈斗争,花的恳求,它最后破碎落地,这是可能的吗可以这样解释野花是一个村女,风是一个骑士。”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为这一音乐作品的气氛情绪的源泉的诗的素材的内容梗概。这又是密茨凯维支所写的一首立陶宛主题的叙事诗,但这一次他所处理的是传说而不是历史题材。波兰叙事诗的题目是《希维德什湖》,内容简述如下立陶宛的中心有一个美丽的、幽静的希维德什湖,它的布满森林的湖岸很少异乡人的足迹,但居住着耽于往昔的野史、幻想的传说和鬼怪的回忆的农民。湖上蓝色的水波在巨大的橡树脚边潺潺地讲述着水仙女、小妖精和落水鬼的故事,在漫长而安静的夜里睡眼惺松的树枝用梦幻似的窃窃私语回答着,讲述着小鬼、地精和森林中的小人的神秘行为的故事。至少那些晚归的、黄昏时在这神出鬼没的地区赶路的乡民可能是听得到他们的讲话的。那个可怕的地点的故事是很多的,他们用这些神秘的故事来恐吓围着冬天的火炉的同伴们。
多年以前,有一个豪侠的武士,出身于古老而高贵的血统,有大无畏的精神和一颗虔诚的心。他的城堡脾脱着一个附近的高地,他决心去探测藏在城堡深处的秘密他带了一口用结实的绳索做成的巨大的网、二十个拉网的精强力壮的随从和一个年高德勋的祭司,为他祝福并驱邪被魔。他向湖岸出发,念了祷词,就把网抛出去, 沉下湖底。跟着发生的斗争是艰巨的,拉紧的网紧到裂开来,拉紧的绳子像活的东西一样打滚和呻吟,并在拉网上岸的手臂上滑下去。湖水咆哮起来,并向震动着的湖岸翻腾着,发出雷鸣的乌云掩蔽着天空。虔诚的神父的不间断的祷告最后奏了效,奇怪地沉重的网安全地上了岸。一个面色苍白,但焕美绝伦的少女,有一种温雅、安详而端庄的面容和仪表,容光焕发的头发上戴着雪白的睡莲花冠,从纠缠着的网中出现,像天色微明时微波荡漾的涂涂声一样说道“卤莽的武士你的血统和虔诚保护了你,否则你和所有的随从会在这次冒险中进人坟墓。但因为你的心地是圣洁的,我们的血统是相同的, 经过了漫长的年代,这一次我有机会打破多少世纪的神秘的沉默,向你揭露湖的秘密和我的秘密,我就是湖中的百合花皇后。
“你该知道,现在黑暗的密林,过去是矗立着高高的难喋的名城。我的父王是统治着这个城市的亲王,他掌握着王权。我是他的孩子,是人人宠爱的公主,我在希维德什水波旁数着幸福的岁月,像他们一样快乐。一个忘记不了的春天的早晨,战争的号角响遍了所有的街道,号召大家武装起来。我们的皇上,立陶宛的皇帝召集所有握着枪杆的人和他一同上战场,抵抗那蹂蹭全部国土的残忍的俄罗斯野蛮的掠夺者。我的父亲和所有善良的骑士与武装的士兵在一起,匆匆出发,留着我们颤栗着的、手无寸铁的妇女在城里,依仗着上帝和我们的无辜,等他们胜利归来。就在那天晚上,俄罗斯人为了避开的兵力和我精强力壮的父亲的剑,通过迁回曲折的道路来到了,像岸上的沙子一样多,像冬天的饿狼一样残忍。我们没有防备的城门是易于被攻破的,他们蜂涌而入,挤满了我们的街道,他们像恶魔一样嗜血,耀武扬威地蹂踊我们的家。我的侍女们吓得手足无措,围成一圈祈求救助我像她们一样懦弱,眼看到比死还不如的污辱正从野蛮人的队伍中降临到我们头上。
“这时,在恐怖的混乱中有人喊道‘我们惟一的希望就是共同毁灭让我们互相杀死,畏缩的人将遭到咒骂’有如心血来潮,这个疯狂的决心攫住了我们所有的人。接着就看到一幅恐怖的流血战争的景象,把惨淡的太阳涂灰白色的景象。惯常只用来弹琴和绣花的洁白的手拔剑出鞘,露出锋口来。大家握紧武器,闭紧嘴唇,悲惨的眼睛通过眼泪放射出爱的光芒,每个人都寻找她姊妹的心,并准备用她的剑锋停止它的跳动。但当作致命的一击时,力量和勇气都动摇起来。我在极度痛苦中提高嗓子向引导着暴风雨的激怒和在狂风暴雨发作时加以遏制的上帝念着祷词。我喊道‘阻止这种可怕的罪恶,在这最悲惨的危急时刻来拯救我们吧给我们慈悲,让我们迅速死去,我们必须死,但不要让少女的血流于少女之手’“祷词奏了效。地震袭击我们的城市,直到它摇摇摆摆,像一场春雨中的雪堆一样破碎和沉沦为止这时湖中掀起了大水冲向我们,一视同仁地掩没了追逐者和被追者,敌人和朋友战争的骚动和受害者的惨叫都消失在同一种冰冷的、安详的、静默的洪流中。
“我们的城市就这样陷落。我们的少女都变为睡莲,漫长的夏天在这里开着幸福的、洁白的花,瘫痪的枯萎的是那些企图从水波的善意的避难所中拉走她们的邪恶的手而我是她们的百合花后,在我的水晶王国中掌握着安静的统治权,得以免于嗜血成性者的残暴的迫害。现在你已知道了这故事,剩下的只有一件事情,我的父亲死于俄罗斯人的矛下,我的身为王子的兄弟从战争中归来时发现他的领土已变成荒地,他的都城已经毁灭,家庭和姊妹己葬身洪流他流浪在异乡,过了几年,娶了一个异乡的新娘。从他们结婚起,英雄的光辉的血统世代相承,你就是他们的后裔,除了今天的卤莽外,你多年来怀着一颗纯洁而高贵的心安居在湖岸上,你必须在世界上保卫我们的声名和荣誉。记着吧,但不要去揭破秘密的幕纬,秘密不是为凡人的眼睛而设的不要再希望或力图再看见希维德什的百合花后。”
说着, 她带着忧郁的、温存的微笑, 慢慢朝着湖上, 消失在水中, 水波用微笑一般的涟漪掩盖了她。
每一个熟悉肖邦的《大调叙事曲》的人都不难看出音乐是细致而确切地适应着这一浪漫故事的。它一开始就讲述着百合花后的仪容,讲述着她的温柔、纯洁的性格和声音柔和的叙述。可怕的战火的突然爆发, 少女对神的力量的信赖和呼吁, 最后城市在善意的洪流中淹没。作品结束时的气氛是少女最后的告别和对扰乱她安息的冒险的骑士的警告。
从题材的观点来看,作品中的惊人的、几乎狂烈的对比,不仅是可以理解的, 也是合于逻辑的。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作品47)
这是所有肖邦叙事曲中最著名、最常演奏和最流行的一首。它的温暖的、抒情的开头的主题,它的惊人地新颖的节奏效果,它的尖刻的、迷人的、充满开玩笑似的温雅的第二主题,以及它的壮丽地展开的高潮钢琴作品中最美妙的高潮之一,这一切都使它受到肖邦爱好者的热爱,使它成为钢琴独奏曲中最动人的作品之一。
这一作品也像《F大调第二叙事曲》一样,以希维德什湖的古代传说为基础,这个湖似乎是许多立陶宛神话的中心,与其有关的一个传说曾经先由肖邦的朋友和爱国者亚当·密茨凯维支处理成一首波兰文的叙事诗,故事的内容简述如下:
一个年轻而勇敢的骑士,他的祖传的城堡脾晚着美丽的蓝湖上布满森林的高地,他常常在傍晚时徘徊在寂寞的树木繁茂的湖岸上,和他的容光焕发的、神秘的情人幽会, 他不能弄清她的姓名、家庭和出身,而她坚持不肯吐露她的身世。她常在他面前突然出现,事前不见她的踪迹,也不见她行径,好像每个晚上从倾泻到地上的月光和变化不定的森林的树荫中新生,又好像她的缥渺的形体是从漂浮在湖上的一团烟雾中随意召唤而来的。当她要想终止他们的会面,从他千真万确的怀抱中再一次消散进烟雾中去时,她就不可思议地消失在他的面前。也许就是这种包围着她的秘密,增加了她的魅力。
她对骑士的魔力日益增长,终于使他不顾一切地迷恋着她,怀着愈来愈大的热忱迫切地向她求婚。最初,她对他的热情卖弄着风情,嘲笑他的热恋,用开玩笑似的、怀疑的嘲弄来对待他的愤怒的抗议但最后她为他的热烈的言词所感动,和他作了有条件的约定。如果他能证明他的忠贞,只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当她不在时仍忠实于她,并不忘记她,不论受到何种诱惑,那末,她就会回来,吐露她的身份,成为他的新娘,如果他依然希望这样的话。当然,他宣誓永远忠实,而她却带着一半忧郁、一半怀疑的微笑,消失在夜雾中。好几个晚上他孤独而郁郁不欢地徘徊在湖岸匕怀念着并徒劳地寻找着他的不见的爱人,埋怨着考验他的时间过得太慢。就在他的耐心将要耗尽的时候,他在同一地点、同样神秘的月光下、同样突然和不可思议地遇见另一个女郎,她比先前的女郎甚至更加漂亮,并且对他并不显得怎么疏远。她嘲笑他精神颓唐,嘲笑他对于一个不在身边的淑女的无谓而愚蠢的忠心,并百般献媚,百般诱惑,示意他和她一起在月光照耀的迷途上跳舞。
最初,他想起了他的约定,表示有些拒绝,但马上就完全经不起她的诱惑,用热烈的言词表示对这位新的美人的赞美,并伸开手臂追随着她,而她在他前面掠过,总是和他保持着他的手臂所及不到的距离他追随着,不注意他的足迹会被引向何方,不留意后果如何,只意识到她的温存的目光和她招呼他的手,终于一任她的迷人的魔力的摆布。她引他深人如履春冰的湖面上,湖上平静的水波好像着了魔似的同时负载着追逐者和被追者。在穿过湖面的途中,她转过身来,双眼冒出愤怒的火焰。她只做一个不耐烦的姿势,就抛开她的伪装,面对着他,伫立在波浪起伏的水面上,显出他所遗弃的第一个爱人的迷人的婀娜姿态。“负心的情人”她叫道“现在你的忠实的爱情,你曾发誓的爱情在哪里在目睹你发誓的月亮走满四分之一小圈以前就已经忘掉,已经遗弃。看你的恶运这就是负心人的结局”她雪白的手臂挥舞着神秘的咒语, 湖上突然掀起暴风,波浪在他下面汹涌起伏,打着漩涡, 张开大口的陷坑在他脚下裂开。他在最后的热情的呼吁声中沉到冰冷的湖底,而她则冷冷地嘲笑了一下,就消失在一阵银色的浪花中。
直到今天农民们仍宣称在静寂的月夜还可以看见希维德什少女白色的形体徘徊在布满森林的湖岸上的树荫中, 或漂浮在湖面上好像是在寻找什么当树林中的风声和湖滨水波的涂涂声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听见她的说话的回声“忘得这么快,遗弃得这么快,这就是负心人的结局。”
这就是密茨凯维支在无法摹仿的波兰诗中所讲的希维德什少女的故事, 它被波兰音乐诗人肖邦在《降A大调叙事曲》中译成音乐的象征性语言。
作品的第一个热情的主题以及它的温柔的、娓娓动人的终止式、它的不断增长的热情,象征传说中热烈而一任感情冲动的男主角而明朗、尖刻的第二主题巧妙地描写了伶俐而娇艳的女主角,以及她的婀娜而风趣的魅力。它是不会被弄错的,因为当它在片刻的间隙之后进人时,就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它和前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具有优美的节奏效果,对于大部分演奏家来说, 是多么难于表现。后来它在别的调上出现时,换上了不同的伴奏和装饰音, 描写少女用以掩饰她的本来面目的乔装改扮,但通过一切变化, 原来的旋律还是可以清楚地追溯出来。靠近作品结束时壮丽的高潮,有力地描绘了湖上暴风雨的迅速迫近和它的不可抵抗的扫荡,同时也描绘了最后的灾殃临头时感情状态的紧张,这时又听到第一个旋律即男主角主题简短的再现,他在作最后的、徒劳的呼吁,我们甚至还可以听到意味着少女的嘲笑的归于消失的漪涟。
故事的细节并没有在音乐中逐字逐句地、惟妙惟肖地详细描绘,像在李斯特、瓦格纳或某些更新的作曲家的作品中那样。肖邦的艺术常常祟尚暗示,而非描写,常常着眼于特定情景或事件所引起的感觉情绪,而非事件本身的具体情节例如,着眼于暴风雨所产生的恐怖,而非暴风雨的听觉和视觉形象。在这一作品中,他主要着眼于作为传说的基础的感情和心理要素和其中所出现的两个人物的性格,而不是相继发生的、原原本本的情节。因此,这一作品是按照概括的基本轮廓而作的速写,至于如何安排与补充,在很大程度上留给听众去想象。对于像音乐这样飘逸,从某种意义上说来甚至是这么含混的一种艺术,这应该始终是理想的表现方法。可是,这首叙事曲的音乐和故事的真实情景及其发展之间的联系是很清楚的,熟悉故事的人是很容易捉摸到的,演奏者和听众总是可以发现,这一作品和肖邦所有叙事曲的纯粹的音乐趣味实质上将因以这些有关的事实作为背景而加深和增强—将因熟悉它们所根据的材料,即促成作曲家创作它们的材料而加深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