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岁月》是李斯特旅行年代中创作的优秀的钢琴音诗,这部佳作共分三集,瑞士篇是他1848年—1854年创作的第一集,作品用双重视角表达了自然:外界的自然和人内心的自然(通过描写客观事物的自然状态,隐藏着对人性内心世界最深层次的刻画)。作品体现出作曲家的人文气质以及他在旅行中的感受和敏感性,这与后来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等所反映的人格特征有某种接近和类似的地方,即非常重视印象感受。整部作品表现了典型的浪漫主义情感,且蕴涵着李斯特个性化的诗意,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气息,呈现出神圣、浪漫的诗境。
作者创作思想分析
1.思想的根基
活经历的增长,思想的不断成熟是李斯特艺术创作不断成熟的重要的根基。生活给李斯特带来的困苦促使他对人生的思考。16岁时的李斯特失去了在培养他方面颇有远见的父亲亚当·李斯特。这是李斯特人生经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在失去父亲以后的一段岁月中,李斯特既要养活自己又要供养刚刚来到巴黎的母亲,生活上的操劳也使李斯特精疲力竭。他目睹人民在忍饥受寒,感到社会的不平,他开始认识到他曾经向往的资产阶级贵族生活的丑恶本质,在上流社会只把艺术作为寻欢作乐的一种方式,艺术家为了迎合他们而追求一时的成功。李斯特被各种生活现实折磨着。
在李斯特陷入阴郁和愤世嫉俗情绪里的这一时期,他又遭受了第二次重大打击。李斯特与贵族学生卡洛林娜·圣-克里克真挚地相爱。但是由于李斯特出身平民,而卡洛林娜出身名门闺秀,李斯特第一次热烈的爱情就这样破灭了。残酷的现实震醒了李斯特。他无法忍受等级的偏见和贵族的傲慢狂妄,本来已沉重的心情达到了绝望的边缘。
在李斯特人生的成长时期,这两次打击使得李斯特开始学会思考,对世界全神贯注的思考: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在哪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道路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时期是李斯特思想成长的里程碑。李斯特苦苦地开始从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寻找答案,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这使他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2.宗教的影响
宗教的影响赋予了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篇》以神圣、纯净,令人向往的意境。李斯特最早受到宗教的影响源于他的家庭。李斯特的父亲亚当和母亲安娜都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宗教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对年幼的李斯特有着强烈的影响,优美的宗教歌曲如甘露一般润化了他的心灵,宗教那种献身、积德行善的精神渐渐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这种善良一直指引着李斯特后来的生活,李斯特始终象神父那样宽恕他人,他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在他一生中似乎不存在仇恨。尽管肖邦对李斯特创作的态度较冷淡,但李斯特仍然极为推崇肖邦,时常当众称赞他。对于只在李斯特有用时才效忠,无用时则弃他而去的瓦格纳,李斯特却仗义疏财,有求必应。在李斯特一生中,举行了无数次义演,无偿地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种高尚情操表现在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篇》中的是一种远离世俗的圣洁和博爱的精神。
然而李斯特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受宗教的支配,在李斯特第一次恋爱失败时,他一时间放弃了钢琴,整日埋头于圣经,或是狂热地在教堂祈祷,决定献身于宗教。因为他觉得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人人平等。他在音乐界中也销声匿迹了。在这一思想危机时期,他崇敬的年长的朋友,拉梅内神父启发了他,他给予李斯特的不是通常在教堂里听到的讲道,他认为宗教不等同于教会,应该是把天主教教义与法国政界的自由主义结合起来,以此来推动社会的改革。这给了李斯特极其深刻的启发,1834年李斯特在论文《论未来的宗教音乐》中,特别强调了“人道主义的音乐”这个观点,他认为新型的宗教音乐的灵感应该来源于上帝和人民。这种思想体现在他作品的宗教因素中。
3.文学的渗透
文学的渗透对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诗境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十九世纪艺术家很多都从文学上得到灵感。对于李斯特来说,《旅游岁月》(瑞士)直接得益于三部作品:乔治桑的《一个旅行者的信》、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塞南古的书信体《奥培曼》,这三位文学家作品中的主人公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热爱的心境,使李斯特产生了共鸣。他和情人玛丽顺着他们的足迹在瑞士全境游历,并且从中得到灵感,创作了《旅游岁月·瑞士篇》。
李斯特深厚文化修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李斯特在人生受到打击时宗教给了他安慰,然而他不满足教会提供的答案,力求用丰富的阅读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他的创作思想受到从浪漫主义保守派到进步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中,夏多勃里昂和拉马丁对李斯特的影响较大。夏多勃里昂对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幻想吸引着李斯特,他善于拨动人类心弦,所表现诗一样的情境对李斯特有着很深的影响,如《雷涅》、《阿达拉》、《勒内》等作品。拉马丁的文学作品在超然忧郁的情绪里找到了对生活烦恼的解脱,这与李斯特产生了共鸣。在拉马丁《沉思集》、《新沉思集》、《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中,用优美的语句来阐述思想,这种诗意的美好的表达方式,充满了温柔甜美的赞美与爱,对李斯特来说这是一种艺术。拉马丁理想中的“诗与宗教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与上帝奇妙造物之间的和谐,给了李斯特深刻的启示,这种宗教观也在李斯特的创作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如《旅游岁月》中的《婚约》、《日内瓦之钟》等。
李斯特同保守浪漫主义者的接触是始于对人生哲理的探求,随着1830年反对反动和反革命的运动蓬勃高涨,李斯特逐渐接触到了波尔·路易·库利耶的政治小品文,贝朗瑞名闻一时的战斗篇,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学说,这使李斯特怀着以前所未有的热忱,毅然加入了民主的阵营。在这一时期,拜伦、卢梭、雨果爱好自由的思想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有影响。拜伦《唐·璜》等许多作品中都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善于触及人们心灵的表现手法对李斯特有着很深的影响。雨果关于事物是运动发展的哲学观、对社会乐观的态度,对自由、进步、正义、博爱的热爱,对创作艺术新原则的追求,对自然的崇拜,这些都与李斯特的思想产生了共鸣。雨果的诗《来自山上的声音》和李斯特根据这首诗所创作的同名交响诗就表现了这种对比,在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中的《华伦斯达特湖畔》所表现的宁静湖水和野蛮世界的对比也正是这一思想的写照。李斯特一直受到雨果的影响,那就是:艺术中没有规则,只有大自然永恒的旋律。
4.创作的背景
创作背景是作品的诗意形成的直接因素。作品描写了大自然在各种时空呈现出来的美,这种美一方面的的确确是瑞士大自然风光的美,另一方面在这种美的深处也隐藏着李斯特内心一种复杂的感情,是李斯特心境的写照。
1833年李斯特认识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爱情的激情使得他们避开世间种种束缚,愉快的离群索居,也带给了李斯特最平静、幸福的时光。大自然的美,在李斯特看来是一种没有人性污染的美,是人们内心都可望而不可及、远离世俗的美,是一种神圣的美。这种爱情的幸福和大自然的亲近形成了李斯特当时的那种心境。
当然李斯特和有夫之妇的玛丽夫人这一结合在当时招来了种种谴责。社会舆论甚至教会都给他们巨大的压力。这种世俗的谴责和压力也是李斯特难以面对的,旅居带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对大自然忘我的热爱,对自由的描写也是李斯特不愿面对社会种种复杂框架约束的表现。因此在作品中也体现出李斯特对自然和人的思考,从而使得作品的诗境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