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苏蓁
(集美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在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与演奏技巧密切相关且相辅相成,仅有华丽的演奏技巧而缺乏情感的演奏只会给观众带来“炫技”的感受,使音乐失去感染力和情感共鸣,自然也不会有音乐表现力;但仅有情绪而无娴熟技巧的演奏也无法让观众准确感受其情感的传递和内涵的表达,这样的演奏连钢琴演奏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音乐表现力。由此可见,钢琴演奏技巧是音乐表现的前提和基础,音乐表现则是钢琴演奏技巧的结果展现,钢琴演奏者只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不断练习和打磨技巧,才能在音乐表现力上有所突破,才能更好地用音乐表达态度、传递情感。
一、钢琴演奏技巧是音乐表现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于美术或雕塑等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的艺术,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高超娴熟的演奏技巧是一名优秀钢琴演奏者的必备技能,也是演奏者提高音乐表现力,让钢琴演奏艺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演奏者加强演奏技巧的训练很有必要。一般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主要包括演奏前的基础训练和演奏时的综合训练。
(一)演奏前的基础训练
1.弹奏基本姿势
首先是手指姿势,手指是钢琴演奏者与琴键接触最多的部位,因此,手指的灵活性对演奏技巧的训练有重要作用,演奏者要充分了解各个手指的特征和机能,比如,演奏者可以借助灵活的大拇指进行提前穿越,完成很多音阶和琶音的跑动。食指被钢琴家戏称为“懒惰手指”,演奏者在演奏和训练过程中也要对其给予适当关注和练习。除此之外,手指共有三个关节,其中,接近指尖的第一关节是最有力量和最灵活的,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第一指节进行快速跑动,借助三指和五指的辅助配合完成丝滑的演奏。
其次是手腕的支撑和调节作用。比如音阶上行、下行和穿指弹奏,都需要手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手指配合发力。在弹奏C 大调主三和弦琶音时,演奏者可以用五指弹奏大于五度音程的方法来锻炼手腕的协调性,同时,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注意采用手腕带动弹跳的方式来保护手腕肌腱和神经,避免受到伤害,这种做法还可以增强手腕的灵活性和弹性。
最后是手臂。在初学钢琴时,钢琴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手臂放松,不要端肩”,由此可知,当手臂处于放松状态时更容易打出爆发力,当手臂、手腕和手指形成三点一线、合一而动时,更能演奏出美妙丝滑的音乐。
2.坐姿及身体姿势
正确的演奏姿势不仅有助于演奏者充分调动身体的力量来触键,增强演奏的准确性,还有助于演奏者形成更好的仪态。
首先,身体要正对钢琴中央且上身微微向前倾,身体放松的同时保持背部和肩部自然端正,双脚向前伸出,保持稳定。
其次,双手要尽量放松舒适地轻放在键盘上,手指保持自然弯曲呈半圆形,仿佛虚握圆球,手腕悬空,保持与键盘平行,切勿拱起或塌陷。
最后,手指触键有垂直和水平两种,两种触键方式的发力点和演奏效果截然不同。垂直触键是用手指的第三关节蓄力,最后集中到指尖发力,这种触键方式俗称为“敲”。而水平触键相对垂直触键而言更显轻柔和平缓,一种是手指向下向前落键,并轻轻向前滑动;另一种是手指向下向后落键,并轻轻往掌心回勾。无论是推还是勾,都需要用偏向指腹而不是指尖的部位触键,同时,手指一定要立住,才能支撑住整个手部的力量。
3.慢速练习
任何曲目的练习都有一个慢练的过程,慢速练习能帮助演奏者以慢于原曲节奏的速度更加精准地熟悉和掌握曲目与指法,并养成肌肉记忆。
(二)演奏时的综合训练
1.连奏与断奏
连奏是指连贯不间断地弹奏音律,连奏最重要的演奏技巧是弹奏完一个音符后手指不要着急离开琴键,而要到弹奏出下一个音符后再离开,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演奏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这种演奏方式对于演奏者手臂、手腕和手指的整体协调性、配合度以及控制力要求较高,并且,不同的演奏方式有不同的动作技巧和发力方式,尤其是双音与和弦的连奏练习,更加考验演奏技巧,对于多层次的音乐作品演奏,在演奏主旋律和次旋律时要注意二者的区分,突出多层次音乐的主次分明和各声部的明显区分。
断奏,顾名思义,就是要保持演奏音符的间断性和独立性,对应的,在演奏时演奏者要注意对手臂和手指的控制,利用肩臂自然放松下垂的重量进行弹奏,在强化手指关节支撑能力的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手型。
2.八度演奏
八度演奏属于钢琴演奏技巧中比较难掌握的,并且,由于在演奏过程中手掌长期处于张开状态,容易导致手腕和手臂出现紧张、僵硬的现象,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演奏者要注意手腕和肢体的放松。另外,演奏者手掌的大小对于八度演奏的状态和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大手掌在练习八度演奏时可以自然支撑,而小手掌则会相对吃力,过于紧张的手掌和手指练习容易发生拉伤,因此,小手掌的演奏者在练习八度演奏时,可以先从跨度较小的六度开始慢慢练习和过渡,六度正好适合手指大拇指与小拇指的正常自然舒展和支撑,并且,从六度开始练习也能更好地巩固手型和放松手腕。
另一方面,八度演奏也分断奏和连奏,与断奏双音的技巧相似,在演奏时要注意保持手腕的放松,在八度断奏的练习中,由于连续的跳进分解难度较大,手腕动作的幅度加大,为增强手腕的稳定性和控制力,可以微微降低手腕,但不能压腕,这有助于提高演奏的准确性。
3.跳跃技巧演奏
跳跃演奏技巧也属于断奏技巧,但区别在于,跳跃演奏的触键更加短促,声音相较于断奏更加富有弹性,跳跃演奏的过程就是手掌肌肉加速收缩的过程,并且,在乐谱中不同的跳音奏法有不同的记谱方式,在需要跳跃的音符上方或下方用黑点、正三角或倒三角的记谱方式区别跳音的不同时值,以突出不同特色的音乐表现力,在进行跳音演奏技巧训练时,手指离开键盘的速度也需要根据乐谱上不同的跳音记符进行调整。
4.音阶、琶音的演奏技巧及力度控制
在进行音阶和琶音的演奏训练时,大拇指通过向内旋转带动手腕左右移动,并在琴键的几个八度内来回快速移动。音阶和琶音在演奏方式上都属于钢琴连奏,但区别在于,二者音程不同,音阶是短音程,而琶音是宽音程,然而,不论是音阶还是琶音,在演奏时大拇指都起着关键作用,都是通过灵活的大拇指穿指,加以手腕配合,实现左右横向移动,但要注意发音的均匀,以免影响整首音乐的情绪。
5.同音反复
同音反复演奏技巧的练习可以通过反复弹奏一个音符来精准表现弹奏力度强弱和速度快慢之间的区别,这一弹奏方式可以换手指弹奏,也可全程使用同一手指弹奏,区别在于,不换指弹奏更容易通过突然的渐强或渐弱来体现力度变化,换指弹奏则相对而言更加机械,并且,通常采用的是4321 或321 的弹奏指法。两种弹奏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弹奏者想要表现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及传递的情感,换指弹奏法弹奏的同音反复在情绪表达上更加轻快活泼。
三、钢琴音乐表现是演奏技巧的结果展现和追求
钢琴演奏不仅需要娴熟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让观众在欣赏钢琴演奏的同时,与演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内容和想要传递的情感与态度,这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是演奏技巧的结果展现。良好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钢琴演奏者要具备娴熟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针对各种不同音乐作品采取合理合适的演奏技巧。音乐是一种抽象化的艺术表现,其律动和节奏的变化取决于演奏者对该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解读,从而作出不同的技巧处理,以展现不同的演奏效果。这一能力的培养俗称“乐感”,“乐感”既是天赋,也是后天长期规范的学习和积累形成的音乐感觉和表演经验的体现。
其次,钢琴演奏者要对所演奏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同时,摒弃重技轻艺的错误观念,纯靠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大量的炫技来抓取观众耳朵的演奏虽然能轻易调动观众的激情,但这只是一瞬间的激情,过后则是无尽的空虚。真正的钢琴演奏不是为了炫技而炫技,而是真正走进作品创作时的背景,走进创作者的内心,表现音乐深处的内涵和情感,从音乐中找回真善美,获得心灵的启迪和洗礼,让精神和情感世界更加丰富,从而赋予作品新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是一种音乐表演实践,演奏者在塑造和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正确的练习方法不断提高演奏技巧,结合对音乐作品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良好音乐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音乐表现力,实现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完美契合,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从而深深打动观众,让音乐之花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