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泽民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福建 泉州 362000)
在钢琴演奏中要保持技法与情感内涵抒发的平衡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将情感内涵技巧化、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弹奏技巧以及弹奏者理性与情感的合二为一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三大途径,只有做到技巧与情感抒发的统一,才能展现作品的精髓,演绎出动人的天籁。
钢琴;演奏技法;情感抒发;平衡
钢琴在所有的乐器中一直享有乐器之王的盛誉,因为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变,并且有着使人沉醉不已的动人音色。日本音乐美学家渡边護曾说道:“优美音乐的产生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昭示。”[1]由此可见,钢琴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反映人们精神风貌的一种方法。
钢琴来源于西方,属于西洋乐器,在西方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我国钢琴演奏体系一直沿袭采纳西方的音乐成果,如著名的“哈农”、“拜厄”、“车尔尼的练习曲系列作品”、“巴赫的创意曲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平均律曲集”以及克列门蒂、海顿、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等都是学习的经典,也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模式。但是,艺术并不是固化的东西,同样需要个性化和创新。一方面,钢琴作品的内涵和情感需要娴熟的技巧支持;另一方面,钢琴演奏需要有饱满而丰富的情感作为支撑,二者缺一不可。但在现实演奏中,有人往往过于看重技巧的练习而缺乏情感表达,有人强调情感重要性的同时缺乏技巧的支持,所以都不能很好地演奏出优美的钢琴乐曲。[2]因此,情感与技巧的平衡统一才能铸就优美令人沉醉的钢琴乐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情感内涵抒发与演奏技巧的平衡统一呢?这正是本文需要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将情感内涵技巧化
情感因素技巧化是保持钢琴演奏中技法与情感平衡的途径之一,即演奏者通过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感悟,并将自己的个人主观情感融入到钢琴演奏技巧之中,从而表现出来传递给听众。情感因素技巧化有两大特征:十分娴熟的技术手法和得体恰当的钢琴语言,二者一起传情达意,抒发情感。对于钢琴演奏者的培养来说,只有具备了非常纯熟的演奏技巧,并对音乐的语言表达有较好的控制力,能表现音乐的内在含义才能够感染和打动听众。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培养个人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不仅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术和技巧,还包括演奏者的音乐综合理论知识,如对音乐理论、音乐发展史、音乐思想及理论知识等的掌握。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往往取决于这些素质的高低。众所周知,音乐学习并不只是对乐器的练习,乐理、曲式、和声、配器法、作曲法等等均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若缺乏这些基本技能,演奏出来的音乐势必也不会完整,难以打动听众。例如,一个不会分析和识别乐谱音乐组织思想内涵的演奏者,可能在演奏时会出现强弱倒置音乐织体进行混乱,节奏旋律出现偏差而影响音乐形象的塑造,忽略当中的感情术语,纵使其钢琴技巧再高超,也抓不住乐曲的格调和灵魂,难以演绎出完整和谐的钢琴乐曲。同样,艺术的形式也至关重要。许多音乐人漠视甚至轻视与音乐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认为这些虚幻的东西与演奏无关。恰恰相反,诸如诗歌、文学、绘画等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非常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艺术,并使其潜移默化到自身的音乐创作中,丰富作品的内涵和底蕴,这恰恰是一个演奏者所需具备的重要修养和素质。追古溯今,不管是中国现代艺术作品,还是西方古典艺术作品,许多钢琴作品都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凝聚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作曲家对生命的感悟,若演奏者本身的文化艺术修养达不到一定的境界,理解都成困难,更别说用艺术的心去感悟音乐,与作曲家琴瑟和鸣,传神的展现作品的情感与技巧。
另一方面,钢琴演奏者技巧的训练是情感因素技巧化的重要动因。所谓的技巧训练主要是指演奏者平时所演奏的曲目,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挑选的钢琴曲目难度技巧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在训练时应该顾全而不是攻难,训练时要尝试不同风格、不同层次和不同难度水平的曲目,对不同时代、风格和情感类型的作品都要有所了解,尤其要仔细推敲和揣摩作品的内在思想情感,再以熟练地技巧加以演奏和表达。对不同作品的演练和积淀能够增强演奏者对作品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以著名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为例,它整体透露出顽强的生命气息,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与心态。在弹奏时就要注重不同曲目不同的感觉和曲风,从而演绎出不同的风格。通过对其理性的分析,才能了解其时代背景,蕴含的独特意义,想要表达的意境,进行从整体上去把握和驾驭。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在曲目内容、演奏方式和创作思维方面与西方古典钢琴音乐有很大的不同,以具有标题性质的钢琴标题音乐为主,具有深刻的内在含义。以典型的标题音乐钢琴曲《嘉陵江上》为例,从标题看,极易想到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嘉陵江盛景,误认为是一首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的作品。其实不然,当演奏者去深挖作品的年代和背景时,就会顿悟这首曲子实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异族蹂躏侵略的悲愤、哀伤之情,眼前会浮现出中华民族遭受危难的彼时彼景。两种不同的理解必然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演奏风格。如此看来,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意象所表示的含义有助于演奏者感受音乐作品的情境和内涵,完美的演绎一部作品。
著名的波兰音乐学家卓娅菲•丽莎曾说道:“表演的本质就是将无声的艺术作品,乐谱文本进行音响化的实现,是赋予音乐作品更加鲜活的生命力。”[3]可见,乐谱和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钢琴演奏者所必须分析的要素。钢琴演奏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二度创作者,作为创作者,就必须要具备对钢琴作品及手法技巧的思考和反思精神。真正的音乐大师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用身体、心灵去感悟、聆听、探索音乐,丧失听力的贝多芬仍然能够创造出大量的顶级音乐作品,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钢琴音乐大师,正是得益于这一点。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地反思是演奏者们运用纯熟的技巧表现情感的有利帮手。
二、熟练技巧的运用才能产生情感
音乐不同于文学、诗歌、绘画等视觉艺术形式直观可见,因而对于演奏者来说精准的抓住作品的内涵并诠释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和丰富内涵给音乐艺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众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演奏者必须掌握纯熟的技巧才能精确的演奏这些乐曲。如歌唱性是莫扎特在维也纳中期时的钢琴协奏曲旋律的特征之一,他的曲子时而如小河流水般清流而下,时而如急流急湍而下,像是一首起伏不平的歌曲,旋律中有欢乐也有忧伤,有悲愤也有不屈,这种歌唱性的优美旋律在其《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K.488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其《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K.467展现的则是强壮有力的音乐形象。如果演奏者技术不够娴熟,速度跟不上或者太快,那么我们听到的音乐将会毫无美感可言,不可能让听者产生或雄壮或欢快的音乐共鸣。又如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本曲最大的特点是半音阶快速滚动,若演奏者不能较好的把握演奏速度和节奏,就不可能给听者展现出野蜂漫天飞舞的巨大生命力,给听众展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作曲者形象。其中速度影响着情感的宣泄和转变,而速度则依赖于演奏者双手的灵活度,即技术的熟练程度。若演奏者技术不够熟练,达不到最低速度160的要求(本曲要求最低速度不得低于160),听众可能听到的是C大调行板的曲子,完全丧失了这首音乐的优美意境,仅是速度的改变便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足以说明了技术的熟练运用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演奏者要想完美的表现这些较快的曲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手指的速度,增强手指之间独立性的练习,让手指更加灵活起来,并多找些典型的曲子加以练习。 “高抬指,低落下”便是一种很好的弹奏诀窍。[4]“高抬指”即一指落下时其他手指尽量高抬起,“低落下”即弹下去的手指饱满的落在琴键上而非虚无飘渺的。使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可辨,珠圆玉润般敲在琴键上。当训练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质的飞跃,从而游刃有余的驾驭各种不同类型的钢琴曲目。
肖邦著名的钢琴曲《革命练习曲》以属九和弦开始,中间的下行音阶和末尾的几个高音和弦交相呼应,整体给人波澜壮阔的振奋感。整首曲子没有过多华丽绚烂的技巧修饰,技巧手法相对统一,直到末尾才有所缓和,情感也由激烈奔放变得松弛,但最终还是以坚定、刚毅的九和弦结束了全曲。这首钢琴曲诞生于法国大革命失败之时,但这并未浇灭作者的心中的战斗的激情和梦想,曲子中散发着作者不言败的不屈精神,当然,这些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巧。这首曲子没有复杂的节奏,没有多变的炫技手法,因而弹奏起来并不难,但是要完美的演绎出轻重缓急的高低音和饱满的下行音阶,并能准确的把握和传达作曲家内心丰富的情感,则不那么容易。如前所述,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较为熟练地演奏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揣摩作曲家的心境,弹够每一个音符,看准每一个表情术语。
另外,加强演奏者的钢琴技术手法的训练也很重要,如了解音乐的理念和曲式,掌握作曲的方法,懂得如何将钢琴与其他乐器配合等。演奏者对钢琴技术的了解和认知影响着最终的演奏效果,缺乏这种认识只会使演奏索然无味,难以打动听众,甚至会产生难听的后果。
三、演奏者情感与理智的合二为一
音乐是需要表演的艺术,钢琴演奏也不例外,上文提到,钢琴演奏是一种二度创作行为,也是一种表演行为,演奏者的情感与理智都是这种行为中的重要动因,理智让演奏者忠于原作,遵循并掌握乐曲弹奏的技巧,情感赋予演奏以内在的灵魂,一个优秀的演奏者能够将自己内在的创作激情与深思熟虑的自我控制相结合,将熟练地外在演奏技巧与细腻的内在情感内涵完美的结合,形成二者的平衡统一。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费鲁乔·布索尼在其《钢琴家守则》中提到:“当你被热情迷醉时,永远不要过分使用自己的精力,否则演奏就会出现污点,并使你永远不能将它们洗干净。”[5]由此可见,演奏者情感与理智的合二为一是平衡演奏技法与情感的重要动因。
音乐是最能抒发人情感的艺术,因而在钢琴演奏中注入大量的情感因素是必然的。然而,这种情感并不是我们所理解和认为的狭隘的个人情感,演奏者必须窥探到音乐符号背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及其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音阶、调式、旋律、节奏以及曲式结构等表现方式,如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充满了悲伤地个人主观色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充满了谐谑性的激情与骚动,而这些都需要演奏者用理性的头脑去分析和感悟,只有如此,才能深度挖掘音乐作品背后潜在的东西,用理性去分析作曲家的意图、风格及内在情感。例如,演奏贝多芬的音乐应该仔细了解他的精神发展过程及其某一时期的具体精神状态,当我们演奏十八世纪的古典作品时,就必须意识到音乐的沙龙性和贵族性,只有用理智的头脑去分析和处理莫扎特精美的跑动音符,才不致于情感宣泄过度而导致放纵无度。
当然,光有理智是不够的,演奏者自身的思想、激情及创造个性也是赋予音符生命和灵魂不可或缺的因素[6]。有了创造的个人激情,才不至于把钢琴演奏变成一种完全复制毫无新意的炫技行为,较少的情感投入往往给听众以刻板、冷漠和无动于衷的印象,听之无味。当年轻的诗人向著名的罗马诗人贺拉斯讨教如何打动人民的心灵时,年老的贺拉斯如是说:“要想打动人民的心,首先必须打动自己的心。”[7]即在演奏过程中注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再把这种情感传染给别人。
需要重申的是,演奏者的情感并不仅仅是指其内心的真情实感,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所奏作品的情感内涵的体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这需要演奏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洞察、体验、积累不同的情感,唤起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甚至去有意识的尝试去体验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情感,这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钢琴弹奏也是一样,每个作品都有它的灵魂,有其想要表达的东西,演奏者除了要尊重原作者的情感与态度外,还应有自己的解释,要按自己的心愿适当的处理它,投入自己的智慧、感情和热情,既尊重了原作的基本精神,又展现了作品的创新性,情感与理智的和谐统一是促使技巧与情感交融的不二法宝。
四、后续研究及思考
钢琴艺术在我国越来越普及流行,俨然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乐器演奏艺术。值得再思考的是,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谨慎,理性往往多过感性,而理想的钢琴演奏者应该具备一项非凡的能力,即平衡理智与情感的能力。它要求演奏者既要细心地体验乐曲的感情细节,甚至从每个乐句、音符上看到其内在的涵义和表情,又能够适宜的以理性来把控均衡这种感情,使它与整个音乐保持和谐一致。在演奏中偏向于任何一方都会使演奏失去控制,使演奏或过于外露奔放,造成情感失控,或使表演给人以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感觉。因此,在钢琴演奏中平衡情感与理智两种因素,对钢琴演奏者意义重大,不可或缺。最终,演奏者的情感、技巧以及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成为钢琴演奏成功的三大秘籍。
[1] 渡边護.音乐美的构成 [M]. 张前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8.
[2] 唐立英,李 婷.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14-115.
[3] 卓菲娅·丽莎著.论音乐的特殊性 [M]. 于润洋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55.
[4] 樊丽娜.情感运用在钢琴演奏技巧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136-138.
[5] 王培伋.论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完美统一[J].肇庆学院学报,2010,31(6):47-50.
[6] 于萌辉.试论钢琴演奏技巧风格与演奏情感因素的统一[J].北方音乐,2010,(3):20-21.
[7] 李 闽.构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歌曲创作教学模式”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85-187.
Balance and Unity of Piano Playing Skills and Emotional Interjection
HOU Ze-min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Quanzhou Infant Normal College of Fujian, Quanzhou 362000, Fujian, China)
To achieve the balance and unity of the skill and emotion expression in piano performance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 l ect the emotional content with skills, prof i ciently apply the skills and unify the rationality and emotion are the three paths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nly by unifying the skill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can the essence of works be revealed, exciting sounds of nature be interpreted.
piano;playing skills; emotion; balance
G642.1
A
1673-9272(2014)01-0179-03
2013-05-15
侯泽民(1959-),男,福建泉州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键盘乐器教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