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回顾与展望
从1709年意大利乐器制造师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福里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以后,钢琴在三百年后的发展进程中就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文化大使,向人类展现着它三百年中叙述不完、讲解不尽的传奇和经历。从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钢琴成为了西方音乐发展每一个阶段的中心,它经历了政治、经济、工业、战争,以及现代数字化革命的种种历程,从而造就了它具有西方文化象征的形象。
钢琴的声音与形状自工业革命以来,已深植于人们心中,它是音乐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然而,在三百年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这件乐器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为人类呼唤出了许许多多的制作师、作曲家和演奏家。制作师们把钢琴的性能和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伟大的作曲家与演奏家们则将自己融入到这件具有广博包容精神的乐器中,以激情、心血甚至生命谱写和演绎了三百年的沧海桑田。
然而,在一部完整的乐器艺术史中,正是因为有了演奏家,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才得以流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却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三百年来,钢琴作品在演奏家想象力的驾驭下,创造出千百种丰富的音响世界。这种二度创作所描绘的色彩比音乐作品本身能更直接地引人进入深远的意境,在审美上也具有更高的层次。
[丹尼尔·巴伦伯依姆]对于今天的许多钢琴家来说,他们应该像老一辈钢琴家那样,更加深刻地理解乐谱。钢琴家不能仅满足于看到了强音、弱音或渐强等表情记号,更应该注重的是这些记号之间的联系,比如,弱音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呢?在弱音之前是什么?在弱音之后又是什么?这些在乐谱上是看不出来的,而这就是音乐表现的空间。对于钢琴家来说,无论他们来自什么地方或毕业于什么学校,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心中神圣的东西是弹奏声音,而不仅仅是印出来的几张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