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琴到底是为了什么?首先剔除那些功利主义所谓的“上流”社会或者成功人士喜欢钢琴音乐或喜欢古典音乐的概念,再剔除考级证书、特长生加分这些明显的投机思维。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干扰因素,且很明显让人误解学习一件乐器的本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思维被带到这样一个误区里形成固定模式,将很难在跳出来去寻获本源。
音乐是属于每个人的,这点毋庸置疑。不是所谓“上流”的专属,因为那个历史阶段早已随着整个古典音乐的发展史而被民主进程取代了。尤其是现今社会中,如果还这样功利的鼓吹包装音乐,显然是行不通的。学习钢琴而非学琴,首先被归纳到是学习音乐。所以,学习一件乐器也并不是为了某件乐器,而是通过这个手段打开整个音乐世界的大门,例如通过钢琴进程的学习,逐渐认识了解领悟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艺术歌曲那浩如烟海的食粮。如果仅仅是为了动动手指,或者是为了完全与音乐无关的一种“炫耀感”的附庸风雅,那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完全取代音乐的存在,比如服装业、时尚业等完全可以满足人类的任何虚荣心。可经典音乐为何被保留三四百年至今仍然在被延续,足以说明人类需要这些,且这些无法以其他方式所替代。
钢琴的三大功能首要是模仿其他乐器的音色,还有模仿美声歌唱的功能、最后是自己击弦乐器的功能。从功能上来看,很容易捕捉到里面的重要性。例如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包含的歌剧思维,很多乐句是模仿歌剧角色的语气,再比如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完全是按照管弦乐思维来创作(因为他首先是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菲尔德、肖邦让钢琴的歌唱功能进一步扩大,音乐如诗等等等等,如果一个人愿意坚持学习钢琴且被良好的启发与教导,那就完全不是在学习钢琴了,而是通过钢琴打通了整个音乐的领域,甚至还有社会、哲学、历史、建筑、宗教观等等诸多交叉互融的文化。并且在这样的文化意识中积极影响着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够以这样的人生积极影响着身边的人。
这是个理想,但并不是梦想。因为这从来没有遥不可及,否则人类早就将此抛弃于脑后,因为每一代人都坚信,这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浮士德式的理想,而是切合实际的生活需要,如同人的原始需求般的需要。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