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看到,按谱演奏已经是当代人的习惯,哪怕是专业人士,大多数人已经成了乐谱的奴隶。我们要尊重乐谱,不能弹错,这是自然。笔者在这里要追寻的是,乐谱以外的音乐元素,这是音乐有活力,音乐有生命的关键。
以五线谱为例。这是一个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代表时间序列的音的长短,节奏节拍得以体现;纵坐标是音高(声音的频率)序列,旋律的高低婉转得以体现,音的长短和高低结合,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此外,通过各种记号和属于,在乐谱上还可以标明的有:速度(每分钟多少拍),力度,音色要求(演奏法的提示),音乐表情性术语,等等。问题是,这些能表达音乐的全部吗?回答是否定的。
先看音的高低。钢琴是用十二平均律的乐器,把一个八度以内的音乐按高低等分在12个点上,所有相邻的两个音之间距离相等,这几乎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却不是自然状态。在人声演唱、弦乐器演奏和管乐器的演奏中,律制却是纯律或五度相生律,简单地说,一个八度中的12个音,邻音之间并非距离均等,细节我不多说。这样,除了钢琴以外,所有乐器演奏包括人声演唱都有一个音准的问题。音准没有绝对的标准,都要靠对音律的感觉,这需要老师的口耳(手耳)相传。
节奏也是问题。乐谱只标明了音乐的时值(即长短),通过节拍提示节拍重音,通过重音记号提示节拍以外的重音。我们知道,节奏包含了音符的长短组合和韵律的强弱循环两个方面的问题。仅凭乐谱,同一首作品同一个速度下,所有一拍时值音符的长度是相等的,但事实常常不是这样,并非每拍都一样长,如果这样,你听了会很不舒服,像是听机器人演奏,当然流行音乐中的电子音乐部分每拍一定是一样长的,所以那是十分机械的,无生命力的,所以通俗歌手要使用那么多的切分节奏,那么多的声音变化来化解这种呆板的节奏。很多舞曲,为了加强第一拍的重音,时值也会随之变长。
节奏的强弱乐谱就表达的更粗陋了。同时三拍子,小步舞曲、华尔兹、马祖卡、波罗乃兹,节奏感觉完全不同,同时二拍子,波尔卡、进行曲也完全不同。这些,在乐谱除了偶尔表上几个重音记号,基本没有办法。